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9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目的通过对翼腭窝骨性标志的测量和尸体解剖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40例干性颅骨进行了骨性标志的观察,同时对10例20侧成人尸头标本按中线锯开后进行解剖,观察翼腭窝周围组织结构及毗邻关系,并测量了有关的数据。结果蝶腭孔、圆孔、翼腭裂距离前鼻嵴的距离分别为(62.3±2.7)、(64.2±4.8)、(51.5±0.6)mm,翼腭窝内的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颈内动脉与蝶腭孔之间的距离为(16.4±3.3)mm。结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可以获得相对安全的范围,圆孔可以作为手术中重要的标志结构。  相似文献   
92.
患者男性,42岁,加拿大籍台湾人,因咳嗽、反复发热6个月,左侧鼻塞2个月于1999年7月28日入院。  相似文献   
93.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一直是鼻咽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对鼻咽癌患者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和生物治疗4种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诱导化学治疗加适形调强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晚期鼻咽癌治疗推荐的标准方法,手术治疗可使部分残留和复发患者获益,生物治疗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在鼻咽癌诊疗指南的指导下实施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腔电动吸切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有多种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口颌面部及生长发育畸形等)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并拉起软腭,经口腔插入70°鼻内镜显露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采用弯头正反向切割吸引刀头,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其余腺体组织保留,并与传统的盲刮法(79例)及鼻内镜下全切除法(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本组全部患儿术后1~3天打鼾症状基本消失,未见术后并发症.手术创伤轻,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经随访1~6个月,鼻部阻塞症状消失及明显改善49例(占87.5%),13例有耳部症状者治愈及明显好转者9例(占69.2%).而对照组盲刮法鼻症状改善有效率(62%),术后反应较重,出血较多;全切法有效率(84%),出血较多,术后反应较重.结论 采用鼻内镜经口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具有手术在明视下操作,术腔较宽敞、安全有效、微创、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众多的手术方法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正常人鼓窦入口及鼓窦不同方向的直径进行CT测量及三维重建,检测其正常值范围。并对年龄、性别及侧别这3个因素分类后分别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90例无耳部病变受试者,行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高分辨率CT扫描,后期对扫描图像进行鼓窦入口、鼓窦三维重建,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量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鼓窦入口CT三维重建构像较为恒定,而鼓窦则较为多样;鼓窦入口左右径平均值为(5.19±1.39)mm,上下径为(5.74±1.16)mm。鼓窦左右径平均值为(8.27±1.41)mm(<6岁),(5.41±1.32)mm(≥6岁);上下径平均值为(11.78±1.65)mm(<6岁),(9.91±2.04)mm(≥6岁);前后径平均值为(12.25±1.23)mm(<6岁),(10.05±1.69)mm(≥6岁)。鼓窦入口左右径无年龄、性别和侧别差异(P>0.05),鼓窦入口上下径存在性别差异,即男性鼓窦入口上下径大于女性(P<0.05);鼓窦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存在年龄间的差异(P<0.05),但无性别、侧别间的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鼓窦入口影像学表现较为恒定,而鼓窦较为多样;不同性别鼓窦入口上下径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间鼓窦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6.
为提高医学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针对"题外话"的应用,从活跃气氛提高兴趣、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寓德于教及促使学生社会化成长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题外话",确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
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治疗鼻咽癌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近年来载抗癌药物磁性纳米微粒作为一种新型靶向给药系统,利用其高载药量、靶向定位输送、以及磁粒的热效应、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为高效、低毒副作用的化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观察顺铂耦合海藻酸钠改性磁性纳米球载体后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体外毒性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3 在中山大学北校区药理实验室完成.材料:顺氯氨铂(CDDP)由山东齐鲁制药厂提供,海藻酸钠改性载顺铂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球(CDDP-SAMNP),粒径大小43-52 nm,可逆释放的CDDP量(或利用率)约65%.鼻咽癌CNE2细胞株由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细胞病理实验室提供.方法:实验分药物处理组及对照组,药物处理组分为CDDP组和CDDP-SAMNP组,CDDP和CDDP-SAMNP均用RPMI-1640培养液稀释,加药浓度按CDDP的含量计.对照组分别为RPMI-1640培养液组和单纯SAMNP组(加入四氧化三铁,磁核质量浓度为7 g/L,以培养液稀释).主要观察指标:采用MTT法分别观察1.89-11.34 mg/L的CDDP及相应剂量的CDDP-SAMNP对鼻咽癌CNE2细胞作用24,48 h后的杀伤率;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CNE2对CDDP-SAMNP的摄取.结果:①单纯SAMNP对鼻咽癌CNE2细胞无杀伤作用,与培养液组相似(P>0.05).②随着CDDP和CDDP-SAMNP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对CNE2细胞的杀伤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同一药物相同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杀伤率提高,呈明显的时效关系.作用24 h,CDDP-SAMNP对鼻咽癌CNE2的杀伤率与CDDP相似(P>0.05).作用48 h,中低浓度(1.89~5.04 mg/L)时,CDDP-SAMNP的杀伤率低于CDDP(P<0.05),当达到6.93 mg/L时,杀伤率接近同浓度的CDDP.③CNE2细胞能够摄取CDDP-SAMNP和SAMNP.结论:在高浓度下阴离子海藻酸钠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球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体外毒性与同浓度单纯顺铂相近,杀伤作用来源于载体释放的顺铂.改性后顺铂的稳定性提高,药效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98.
采用原位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5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p53基因,结果在全部标本中90%以上的癌细胞核检测到p53基因,平均拷贝数为2.24±0.23。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单拷贝基因研究,并对其改进和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
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效果。方法:15例脑脊液鼻漏,其中外伤10例,鼻内窥镜术后2例,脑膜瘤术后2例,垂体瘤术后1例,病史超过1个月的10例,经鼻内窥镜鼻内进路行瘘孔修补术。结果:全部病例均经1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 ̄6年无复发。结论: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扩开瘘孔,并用肌肉填塞形成嵌顿是手术成功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到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