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预测某院4种半固体制剂的最佳单批生产量和年生产批次,为制剂室进一步优化生产管理与探索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种半固体制剂在2014—2017年的临床使用量,采用量化决策方法,根据各制剂的临床使用特点,对权重系数进行调整,预测效期内用量与最佳单批次生产量。结果:4种半固体制剂优化预测的单批次生产量比现有批量扩大了1.5~6.4倍,而年生产批次可随之减少,尤其湿疹软膏若达到理论预测规模,即可由原来每年生产44批次锐减至5批次。结论:优化预测可为医院制剂的生产规模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单包装生产与检验的分摊成本。同时,也有益于制剂室探索优化生产规模的设备选型与未来新制剂室规划设计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甘胆酸快速检测试剂性能进行验证、评价,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相关EP(Extend Play,EP)文件以及我国发布的相关指南,从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回收率、空白限、交叉反应、抗干扰及可比性验证等方面对此甘胆酸检测试剂进行性能验证、评价。 结果 低、高值质控2种水平甘胆酸的批内变异系数(CVR)分别为2.46%、4.43%,总变异系数(CVL)分别为2.57%、6.13%,均小于厂家提供的产品性能指标(CV<15%);低、高值正确度验证物的偏倚分别为-0.96%、-1.73%,均小于厂家提供的产品性能指标(±10%);分析测量范围验证结果显示,在0.1~48.3 μg/ml范围内理论浓度与实测浓度有明显相关性(r>0.999);正常人群样本甘胆酸均在参考区间(0~2.5 μg/ml)内,不同性别组的甘胆酸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率在102%~105%之间;空白限为0.08 μg/ml;交叉反应率均低于2%;4种干扰物在低、高值质控的试验浓度下偏差均<5%;对均相酶免疫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甘胆酸进行方法学比对,两种方法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0.9964X+0.5539,R2=0.9823,两种方法具有极佳的相关性(P<0.01)。 结论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甘胆酸快速测定试剂性能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可满足临床快速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3.
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12h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原代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模型(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观察海马细胞形态,苔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存活率.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模型组、异丙酚用药组、正常对照组.观测各组动物术后神经症状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大小及HE染色.结果 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显示异丙酚用药组海马细胞存活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保持稠密的神经网.异丙酚10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为(56.2±3.7)%,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38.6%±4.3%)明显增高(P<0.05).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4h神经症状评分,异丙酚用药组评分为(0.8±0.5)较模型组(2.3±0.5)显著降低(P<0.05).TTC染色脑梗死体积异丙酚用药组为(123.21±11.04)mm3,较模型组(214.95±16.79)mm3显著降低(P<0.01).HE染色可见异丙酚用药组正常细胞较多.结论 细胞和动物模型均显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β 25-35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及聚集态A β 25-35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采用MTT法观察BDNF对A β 25-35致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影响及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BDNF对A β 25-35致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BDNF处理组比A β 25-35模型组细胞损伤小,细胞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随着BDNF浓度增高,细胞存活率逐渐增高,在0.6nmol/L时最明显,与A β 25-35模型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1).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随着BDNF浓度增大凋亡率减少,与A β 25-35组比较凋亡率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 BDNF对培养海马神经元有神经营养活性,对Aβ致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及海马原代细胞和脑组织中突触素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12h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原代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模型(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流式细胞仪检测应用异丙酚对海马细胞OGD后死亡和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海马细胞中突触素(synaptophysin)的表达.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分为模型组、异丙酚用药组、正常对照组.观测各组动物术后7d、14d的体重变化及神经症状评分;将术后14d大鼠取脑,观测皮质中突触素的表达.结果 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显示异丙酚用药组海马细胞存活数量较多、凋亡细胞减少,海马细胞中突触素表达显著增强.大鼠模型7d体重变化异丙酚用药组为(285.0±1.6)g较模型组(165.0±8.6)g显著降低(P<0.01).14d体重变化异丙酚用药组为(304.7±8.6)g较模型组(182.5±23.5)g显著降低(P<0.01).7d神经症状评分异丙酚用药组为1.17±0.23,较模型组1.83±0.24显著降低(P<0.05).14d评分异丙酚用药组为1.00±0.41较模型组2.33±0.47也显著降低(P<0.05).免疫染色可见异丙酚用药组大脑皮质突触素的表达相较模型组明显增强.结论 细胞和动物模型均显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可增加皮质神经细胞中突触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4周后改为肌内注射,4ml/次,1次/d,再用药4周,之后继续抗病毒治疗至6个月。治疗前2组患者均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治疗后根据病情每10~20天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1次,连续2次,以后改为2个月检测1次,每3个月检查HBVM及HBVDNA,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指标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病毒的抑制两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7.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之一。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证实,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均表现出明显的HRV减低,且HRV减低是判定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现已证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子,故本实验用时域和频域法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或不伴LVH者及并发心血管事件者的HRV,以期进一步了解HRV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医院药师关于患者出院带抗肿瘤药安全性的知识、态度及实践,探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肿瘤患者出院用药指导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3月15日至2019年5月31日对中国31个省(市)各级医院的药师进行关于患者出院带抗肿瘤药安全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药师抗肿瘤药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46.7,相当于总分的51.8%。多数药师(74.5%)知晓出院带抗肿瘤药存在风险,并愿意(93.9%)为肿瘤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然而,药师对出院肿瘤患者的指导多局限于口头交代(62.1%),出院后患者求助医务人员的可及性普遍偏低(55.6%)。结论用药安全参与人员对患者出院带抗肿瘤药的安全风险重视不足、医院药师关于抗肿瘤药知识储备存在短板、患者用药教育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均是威胁肿瘤患者出院后用药的风险因素。应认真寻找解决办法,不断提升患者出院带抗肿瘤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清洁消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对导管室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手术间净化空调层流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同一人员分别应用清水及250 mg/L含氯消毒液对DSA机进行擦拭清洁消毒,应用清水和消毒液均清洁消毒两次,在无人和术中两种情况下,分别在擦拭前、擦拭后30、60、120 min进行空气采样和细菌计数.结果 采用清水及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DSA机器后,导管室手术间空气质量均能达到Ⅲ类一般洁净手术室标准,≥0.5 μm尘粒含尘浓度≤350粒/L、浮游菌≤75 CFU/m3、沉降菌≤2 CFU/(30min·Φ90 mm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清水擦拭清洁和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DSA机,对导管室手术间空气质量无明显影响,两者能够达到等同效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诊断及高频电凝治疗。方法对22例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内镜确诊率为9l%,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l%,总止血成功率为100%。无l例发生胃肠道穿孔及并发症。结论诊断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应列为首选方法,同时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应列为首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