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0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375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403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432篇
内科学   791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4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299篇
综合类   3320篇
预防医学   1024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1150篇
  33篇
中国医学   1328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7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991.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隆突性纤维内瘤的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随访近7年已经病理确诊且行肿瘤切除手术的12例皮肤隆突性纤维内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年。结果:12例扩大切除后局部复发4例,但无远处转移。4例术后辅以放疗,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隆突性纤维内瘤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切除范围至少需距肿瘤边缘3cm以上,底部至深筋膜层,而且术后应辅以放疗,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2.
对我科2000-08~2003-11采用在CT、超声或X线引导下对体腔深部肿块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16~75岁,平均56岁.本组均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肺部、纵隔或腹盆腔内占位;胸腔占位均经痰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腹腔肿块经肠镜、胃镜或大便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病灶性质,但临床恶性肿瘤的诊断成立,需在治疗前定性.  相似文献   
993.
内镜下胃造瘘术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行内镜下胃造瘘术20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自我测验     
下面每道题都有多个答案,请您把正确的挑选出来。内容请参阅第3~9页刊载的文章,参考答案在第20页。 1.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①大量微血栓形成②凝血功能障碍③纤溶过程亢进④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2.DIC病理过程中有:①广泛微血栓形成②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升高③红细胞的破坏④不同程度的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995.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但这并没有引起公众的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控制吸烟在全球公共卫生干预中效益最好[2,3],且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控烟干预,吸烟率开始逐渐下降[4,5]。而我国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吸烟率近年有增高趋势,且经比较发现,非医学院校学生吸烟率普遍高于医学院校学生[6,7]。为进一步确认高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吸烟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笔者2005年11-12月对衡阳市某大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吸烟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衡阳某大学三年级学生714人,其中男生4…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及21例HSPN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Ret参数中,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为0.8206±0.104 4,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ot%)为(0.015 4±0.0127),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为(98.45±1.43)、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为(0.0412±0.0526)、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HFR%)为(0.179±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为(0.138±0.016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改变在紫癜性肾炎患者贫血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对我院1983~200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胃结核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22~54岁,40岁以下5例。病程2个月~10a,1a以内5例。4例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人院。1例以结核性腹膜炎人院,1例以胃良性肿瘤人院,1例以消化道出血人院。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部疼痛、不适,多数病例有消瘦、脱水、腹部膨隆,可见胃型及蠕动波,2例可触及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1例有继发性贫血,其余血常规正常。血沉检查3例,其中血沉增快1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病理学上诊断同样为肺鳞癌的患者,其治疗疗效和愈后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制作的 208个肺癌相关基因芯片,探讨了 7例肺鳞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异质性,试图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分子依据. 方法 提取 7例男性肺鳞癌患者(年龄在 55~ 65岁之间)癌组织的总 RNA并用 LD- PCR标记成探针,然后与含有 208个肺癌相关基因的 cDNA Microarray杂交,芯片用 ImaGene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 结果 7例肺鳞癌组织之间 208个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相似性在 60.65% ~ 82.69%之间. 结论 本研究首次对肺鳞癌患者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应注意癌症患者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气道异物患儿行螺旋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20kV,40~80mA,层厚7mm,间距7mm,螺距3,扫描后进行层厚3mm,间隔1.5mm内插式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遮盖法重建(SSD)、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与支气管内窥镜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获得满意的后处理图像,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为100%,异物定位与支气管镜检相符97.1%。其中MPR(包括CPR)在显示异物本身和局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最好。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但不能用单一的后处理技术,应该将轴位和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本病的直接征象是显示异物本身,而局限性支气管阻塞需结合其他征象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心肌挫伤后心功能障碍除与心脏因受暴力直接损害导致心肌收缩性降低外,是否还与心肌细胞内Ca^2+和线粒体ATP奠的变化有关目前尚不得而知。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Ca^2+]i)和心肌ATP酶变化在心肌挫伤后心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的意义。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选取四川健康家兔36只,雌雄不限,分在伤前,伤后2,4,8,12,24h组,每组6只。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心肌挫伤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心肌挫伤前,伤后2,4,8,12,24h测定家兔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心肌细胞内[Ca^2+]i含量和心肌匀浆组织及线粒体ATP酶活力。结果: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受到损害,代表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左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pressure,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the maximal rate of left intraventricular pressure changes,+dp/dtmax)、等容收缩压(isovolemec ventricular pressure,IP)、实测心肌最大收缩速度(the maximal physiological velocity,Vpm)在伤后4—12h内恢复至伤前水平(P&;gt;0.05);代表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T、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the maximal rate of left intraventricular pressure changes,-dp/dtmax)在伤后24h与伤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和P&;lt;0.01)。伤前心肌细胞内[Ca^2+]i平均通道荧光为(2.26&;#177;0.16),伤后2h开始升高为(2.63&;#177;0.47)(P&;gt;0.05),伤后8h达最高峰为(3.56&;#177;0.33)(P&;lt;0.01),此后开始下降,但伤后24h仍然显著高于伤前(P&;lt;0.05)。伤后2h心肌匀浆组织ATPas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伤后4hCa^2+-ATPase活性下降明显(P&;lt;0.05),伤后8hCa^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降至最低(分别P&;lt;0.05和P&;lt;0.01),伤后12h上升与伤前无差别(P&;gt;0.05);伤后Mg^2+-ATPase活性较伤前也有所下降,但与伤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gt;0.05)。伤后4h心肌细胞线粒体ATPase活性均明显下降(P&;lt;0.05),此后上升,至伤后24与伤前无明显差别(P&;gt;0.05)。相关分析表明LVEDP和-dp/dtmax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含量变化呈明显正相关(γ=0.792,0.753,P&;lt;0.01和P&;lt;0.05),与心肌组织Na^+-K^+-ATPase活力改变呈明显负相关(γ=-0.674,-0.691,P&;lt;0.05),与心肌组织Ca^2+-ATPase活力改变呈明显负相关(γ=-0.613,-0.642,P&;lt;0.05),与心肌细胞线粒体Na^+-K^+-ATPase活力改变呈明显负相关(γ=-0.622,-0.616,P&;lt;0.05)。结论:心肌挫伤后心脏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内[Ca^2+]i含量升高和ATP酶活性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