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不全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及急性重型肝炎。由于肝硬化腹水的易复发性和难治性以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对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能明显加快病人病情的好转以及推迟肝硬化腹水的复发。现对我院2007—2008年收治的78例肝硬化腹水病人临床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含量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的分布和含量变化,分析P物质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完成。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10)和糖尿病组(n=20)。糖尿病组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72h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血糖≥16.7mmol/L为成功模型。两组大鼠饲养6周后脱臼处死,计算无张力下胃肠推进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物质在大鼠结肠组织内的表达,以及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内P物质mRNA的表达。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①P物质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大鼠结肠组织的肌间丛、黏膜下丛。②胃肠推进率: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0.7849&;#177;0.0722,0.8619&;#177;0.048l,P〈0.001)。③结肠P物质阳性细胞面积:糖尿病组近端和远端结肠肌间丛均小于正常对照组[(3.25&;#177;0.36)&;#215;10^4,(3.50&;#177;0.42)&;#215;10^4μm^2;(3.26&;#177;0.34)&;#215;10^4,(3.47&;#177;0.26)&;#215;10^4 μm^2,P〈0.01,0.05],而黏膜下丛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④P物质mRNA表达(SP/GAPDH):糖尿病组近端、远端结肠组织中表达均少于正常对照组(0.396&;#177;0.042,0.428&;#177;0.045;0.375&;#177;0.035;0.402&;#177;0.039.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结肠肌间丛P物质含量的减少与胃肠运动减慢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其结肠存在P物质基因表达的下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和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江苏宜兴地区籍无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等信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05例合格研究对象。年老、吸烟、饮酒是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老、男性、冠心病、蛋类摄入、2 d或以上1次的排便频率是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可信度。研究结果为制定该人群结直肠肿瘤的筛查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