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33篇
  免费   2384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耳鼻咽喉   211篇
儿科学   456篇
妇产科学   377篇
基础医学   1601篇
口腔科学   363篇
临床医学   7176篇
内科学   3187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895篇
特种医学   1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2085篇
综合类   11627篇
预防医学   4851篇
眼科学   574篇
药学   4725篇
  47篇
中国医学   4565篇
肿瘤学   1222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1210篇
  2022年   976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1138篇
  2018年   1120篇
  2017年   789篇
  2016年   987篇
  2015年   941篇
  2014年   2376篇
  2013年   2054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496篇
  2010年   2400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093篇
  2007年   2256篇
  2006年   1919篇
  2005年   1894篇
  2004年   1622篇
  2003年   1526篇
  2002年   1277篇
  2001年   1231篇
  2000年   1107篇
  1999年   883篇
  1998年   739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665篇
  1995年   611篇
  1994年   537篇
  1993年   441篇
  1992年   413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216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73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23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120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0篇
  1966年   10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对2000年6月到2004年6月通过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36例病例进行分析。按AO原则分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T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结果36例患者全部随访,功能满意32例(88.8%),可3例(8.8%),不满意1例(2.4%)。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82.
笔者 2002年 1月~ 2004年 3月采用自拟益气固冲方治疗崩漏辨证属气虚证患者 19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食管高度狭窄的晚期食管癌,金属被膜内支架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晚期食管癌,食管狭窄在2mm以下,其中7例呈梗阻状,1例伴食管瘘。共置入26个镍钛合金被膜内支架,2周后行外照射,DT60~70Gy。结果支架全部顺利置入,2周后均能进普食,并能接受根治性放疗,未出现并发症。6个月生存率71%,1年生存率25%,2年以上生存率13.1%。结论放置食管内支架加放疗,疗效确切,操作方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的影响。方法女性新兵200名,参加队列和体能训练3个月,分别记录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月经、体质量状况及心理评估。结果新兵训练中的月经周期异常率、经期异常率和痛经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新兵训练前,体质量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兵训练结束转入正常部队生活1年后,月经周期异常率、经期异常率、痛经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有明显影响,其影响是功能性、暂时性和可逆性的,并非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85.
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方法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吗啡,以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为指标,调整吗啡给予天数(5,6,7,10d)、吗啡累积剂量(360,560,640,945,1100,1105,1200mg/kg)、每日给予吗啡的频数[一天二次(bid),一天三次(tid)]、纳洛酮催促紧前给予吗啡与否、以及纳洛酮剂量(10,20mg/kg),建立四个造模方案包括八个子方案。结果方案A、B2、C2吗啡组小鼠跳跃反应率未达100%;方案B1、C1、D2、D3、D4吗啡组小鼠跳跃次数变异系数较大。方案D1采用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倍增剂量的吗啡,tid×6d,每日每次剂量分别为5,10,20,40,80,160mg/kg;第7天皮下注射吗啡160mg/kg,3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10mg/kg,吗啡组小鼠可产生显著的跳跃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变异系数小(CV为0.22),该方案吗啡依赖小鼠跳跃反应次数适度,离散度小。结论选用方案D1可建立稳定的小鼠戒断跳跃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86.
恒芳 《家庭中医药》2007,14(1):67-67
今年按十二生肖排序为丁亥“猪年”,在此介绍几味“猪”字号的中药,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术后镇痛10年后的质量控制探讨:1168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探讨术后镇痛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 回顾近3个月1168例术后镇痛所采用的镇痛方法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了解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镇痛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有关因素,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90%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镇痛法,配方主要是小剂量吗啡复合低浓度布比卡因或罗比卡因,静脉镇痛主要采用吗啡复合氯诺昔康。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有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或阿扎司琼),氟哌啶,地塞米松等,单用或复合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需要补救镇痛者约5%,静脉镇痛补救镇痛者约10%。PONV总体发生率低,妇科开腹手术低至20%,女性非妇科手术低至10%,剖宫产术低至1%,使用氟哌啶使妇科手术PONV降低约50%。1例高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2%,经停药、吸氧等处理好转。硬膜外导管脱落0.5%。瘙痒、头晕等并发症小于5%。通过补救镇痛,及时处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硬膜外镇痛方法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方法,适度镇痛,减少镇痛药量,增加安全性,重视PONV的预防,及时处理镇痛不足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术后镇痛质量控制的可行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影响高原习服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精神因素、营养因素、体力负荷、海拔高度、登高速度及生活习惯等[1].这主要是从个体角度来讲的,也是高原医学以个体研究为主时期的硕果.但从群体预防的角度出发,研究此问题则应借助于流行病学方法加以解决.高原医学的任务最终全然是从促进个体习服走向促进群体习服.而对群体习服尤其是象青藏铁路修建者这样前所未有的巨大并具有迁流性的初入人群,影响其高原习服水平的因素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其极为重大现实和未来意义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89.
宜昌市20年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患病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该市大肠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以所有结肠镜受检对象为研究群体,对大肠癌患病率、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大肠癌临床症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自1980年以来,大肠癌年度患病率呈非线性缓慢上升,男性大肠癌患病率7.1%;女性大肠癌患病率5.5%;在3个年限段(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5年)大肠癌中位患病年龄分别为男53.5、56.7和59.0岁;女51.9、53.7和55.2岁。986例大肠癌中直肠癌691例,乙状结肠癌82例,降结肠癌18例,脾曲癌4例,横结肠癌37例,肝曲癌30例,升结肠、回盲部癌79例,大肠多发性癌45例。临床症状以便血为主,其次为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该市大肠癌患病率和中位发病年龄呈缓慢上升,低于国内大肠癌高发区。大肠癌肿瘤发生部位有近移和多发趋势。便血是直肠癌主要症状,中老年患者便血发生率高于青年患者,但腹痛发生率低于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90.
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挽救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复发后的临床表现、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再手术的意义及缺损组织的修复。方法 排除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仅收集治疗后复发并且有再手术意义的病例。应用乘积极限法估计生存率,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运算。结果 1993~2002年共有25例患者符合要求。男19例,女6例,年龄13~66岁,平均46.1岁。所有患者均有至少1次手术或放射治疗史。末次治疗至复发的时间2周~4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80%的患者肿瘤复发出现于末次治疗后2年内。术后随访1~65个月。再手术中无死亡病例。5例健在无肿瘤复发;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经过1刀或手术治疗后2例健在、1例带瘤生存;死于局部复发13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无关疾病1例,失访2例。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43.7%,3年生存率29.1%,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次,中枢性尿崩症1例次,皮瓣部分坏死1例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l例。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多发生于末次治疗后2年之内,主要症状是头痛及局部隆起。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与复发密切相关。合理、及时的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运用有效修复手段的再手术可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并发症主要是脑脊液漏,多数可通过保守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