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对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1项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medication regimencomplexity index,MRCI)、Beers标准2015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用药方案的用药复杂程度(medication regimen complexity,MRC)和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ines,PIMs),并向临床医师提出简化用药方案的建议。比较2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前后MRCI评分、PIMs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events,ADEs)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后的MRCI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干预组入院至出院时MRCI评分的平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未干预组[(5.4±5.9)分vs(2.3±5.6)分,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的PIMs发生率由入院时的57.0%下降至42.9%(P<0.01);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ADE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一项以用药方案的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对MRC和PIMs的影响,提高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HBV—DNA载量与反映肝脏损伤的相关肝功能指标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载量,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时间分辨法(TRFIA)测表面抗原,然后做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HBV—DNA含量以及表面抗原经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肝细胞损伤程度与HBV—DNA复制水平以及血清感染标志物HBsAg水平并无明显的关系。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是评定HBV复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肝功能以及表面抗原定量无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PLD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细胞模型中对脂肪生成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FFA模型对照组、si-PLD1对照组、si-PLD1+FFA模型干预组、Ad-PLD1对照组、Ad-PLD1+FFA模型干预组。1mmol/L浓度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体外持续作用HepG2细胞诱导脂肪肝细胞体外模型;CCK-8检测FFA的细胞毒性;空白对照组和FFA模型对照组行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肝细胞模型成功构建。qRT-PCR检测空白对照组和FFA模型对照组PLD1和PLD2 mRNA表达水平;以PLD1为干预靶点,构建PLD1特异性小干扰RNA(si-PLD1 RNA)转染细胞和过表达慢病毒株(Ad-PLD1)感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尼罗红染色后的平均荧光强度,通过RT-qPCR检测各组细胞成脂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细胞模型构建成功,且CCK-8检测显示FFA无细胞毒性(P<0.01);FFA模型对照组PL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沉默PLD1后,流式细胞术示FFA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加(P<0.001),而si-PLD1+FFA模型干预组较FFA模型对照组细胞内脂滴显著减少(P<0.001);RT-qPCR显示,FFA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FASN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si-PLD1+FFA模型干预组较FFA模型对照组FASN表达明显减少(P<0.01)。过表达PLD1后,流式细胞术示FFA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加(P<0.001),且Ad-PLD1+FFA模型干预组较FFA模型对照组细胞内脂滴增多(P<0.001);同时RT-qPCR显示FFA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FASN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Ad-PLD1+FFA模型干预组较FFA模型对照组FASN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体外细胞模型中PLD1参与细胞脂滴生成,并可促进细胞脂滴生成。PLD1可能成为NAFLD的治疗新靶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椎管减压所得自体颗粒骨在腰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143例接受腰椎椎管减压、应用椎管减压所得自体颗粒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的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腰腿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同时采用Jorgenson 标准评价术后腰椎融合节段的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143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0~30.0个月,平均15.6 个月.术后切口有1例出现脂肪液化,1例伤口皮下积液,其余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红肿、渗出、感染.VAS评分:术前(7.63&#177;1.52)分,末次随访 (2.17&#177;1.09)分;JOA 评分:术前(11.36&#177;4.67)分,末次随访 (24.87&#177;2.23)分;ODI指数评价:术前(79.8&#177;10.8)%,末次随访(17.6&#177;6.4)%.以上三指标随访期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X 线片示脊柱融合135例,8例未融合,融合率为88.6%,平均融合时间为5.8个月.结论 椎管减压颗粒骨椎间植骨在腰椎间融合术中可获得良好术后疗效和融合率,而且费用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5.
蒋杰 《医药导报》2002,21(1):60-6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日益临近 ,中医药产业如何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 ,中医药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客观分析的同时 ,对中医药现代化科研方向和产业化策略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1 关于中医药现代化1 .1 中医药现代化概念 中医药现代化实质上是指中医、中药采用现代医药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在维持自身特色的同时 ,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争取早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①中医现代化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 (西医 )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讲究整体调节 ,辨病和辨证思想朴素 ,方法直观。而近年来生命…  相似文献   
106.
在恒温条件下,对致倦库蚊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77±1.04℃,卵12±0.56℃,幼虫期9.19±1.41℃,一龄幼虫13.43±0.85℃,二龄幼虫5.49±2.79℃,三龄幼虫7.41±2.32℃,四龄幼虫7.72±1.39℃,蛹10.32±1.20℃,产卵前期11.27±0.66℃.有效积温(单位为日度)世代278.64±63.07,卵、幼虫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蛹、产卵前期分别为21.39±1.49、129.37±24.96、20.41±2.16、32.22±12.58、27.86±8.09、53.63±9.39、31.89±4.81和116.73±16.09。并建立了发育历期预测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二苯乙烯苷组(TSG组).手术组及TSG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TSG组给予二苯乙烯苷灌胃治疗.术后第7天、14天和21天,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血管内膜和中膜横断面的面积,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I/M),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受损血管的ERK1/2蛋白的磷酸化加强,二苯乙烯苷能够减少内膜/中膜面积比,抑制pERK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二苯乙烯苷抑制内膜增生、延缓损伤血管狭窄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血管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曲普瑞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PCa)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采用Markov模型,对比曲普瑞林相较于其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LHRHa)的经济性。结果:曲普瑞林3M剂型相较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3M剂型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41 950元/QALY和6 515元/QALY,均远低于2020年中国的1倍人均GDP。相较于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3M剂型,曲普瑞林6M剂型为患者增加的QALYs分别为0.14和0.11,同时总成本均降低。结论:与目前已上市的LHRHa相比,曲普瑞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Ca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09.
1例11岁儿童患者,因服用头孢克洛4 d后出现尿黄、皮肤瘙痒入院。查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急性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给予保肝、退黄、降酶等对症治疗。针对患者未成年和肝损伤急性加重等特点,药学监护集中于保肝药物的合理选用、糖皮质激素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及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干预,同时通过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潜在的用药风险。治疗4周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