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小儿阴茎显露异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探讨改良式Shirakis和Johnston术式治疗小儿阴茎显露异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近11年来采用上述方法手术治疗4l例小儿阴茎显露异常。结果 追踪观察最短两个月,最长11年,外形满意,效果甚佳。结论 改良式Shirakis和Johnston术式治疗小儿阴茎显露异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p53双荧光报告载体,验证其能否模拟野生型p53的生物学活性并适用于高通量筛选。方法:用PCR在p53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开放阅读框两端引入酶切位点并移除p53的终止密码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起始密码,然后将二者插入到由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引导的海肾荧光素酶的上游,从而构建出一个能表达P53萤火虫荧光素融合蛋白的p53FL/IRES/RL双荧光报告载体。转染该报告载体后,检测被表达的P53荧光素融合蛋白是否被MDM2降解、该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它对p53特异性启动子的诱导。结果:成功构建出p53双荧光报告载体。该载体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的P53荧光素融合蛋白能被MDM2降解;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具有野生型p53的转录活性。结论:新构建的p53双荧光报告载体p53FL/IRES/RL能有效模拟野生型p53的功能,适用于高通量筛选调节P53蛋白含量的药物、基因或化合物。  相似文献   
33.
异搏定膀胱灌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异搏定膀胱灌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9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行异搏定溶液(1.0g/L,80ml)膀胱灌注治疗,治疗前后行IPSS、QOL、尿流率及尿动力学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下降2.34分,QOL下降0.77分,Qmax上升8.03ml/s,Qavc上升4.26ml/s,排尿量上升98.91ml,初始尿意膀胱容量上升34.50ml,强烈尿意膀胱容量上升64.77ml。急迫尿意膀胱容量上升124.83ml。最大膀胱容量上升133.41ml,最大逼尿肌压下降1.42kPa,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异搏定膀胱灌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Survivin在神经内分泌分化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Survivin在神经内分泌分化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探讨Survivn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SP法检测SYN和CgA的表达,以SYN和(或)CgA表达阳性者确诊为具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同时检测Survivin在本组中的表达,观察Survivin在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1)28例前列腺痛标本中,SYN、CgA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50.0%、89.3%,前两者在BPH标本中均表达阴性,Survivin在BPH中表达率为11.1%.(2)Survivin在SYN和(或)CgA阳性的PCa中表达率为95.2%,Survivin的表达与神经内分泌分化呈正相关.(3)前列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关,而与分期和分级有关.结论 Survivin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和分级相关,Survivin在神经内分泌分化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具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耐内分泌治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年龄分布与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调查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1 048人,年龄30~80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为5个年龄段,评估被调查者的LUTS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LUTS发生的情况为:30岁~为347人,平均IPSS评分(2.48±0.38);40岁~为31 1人,平均IPSS评分(3.80±0.53);50岁~为114人,平均IPSS评分(4.78±1.07):60岁~为207人,平均IPSS评分(5.33±0.68);70~79岁为69人,平均IPSS评分(6.80±1.66).其中各年龄组储尿期症状平均评分分别为:1.20,1.66,2.24,2.57,3.20;排尿期症状平均评分分别为:1.28,2.14,2.54,2.76,3.59;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1.78±1.42),(1.84±0.30),(1.89±1.04),(2.03±1.08),(2.07±1.92).不同年龄组男性LUTS发生率及症状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J-T统计量为239743.50,P<0.001),IPSS总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及储尿期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储尿期症状比排尿期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结论 LUTS症状在成年健康男性中较普遍存在,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LUTS症状越重,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其中储尿期症状较排尿期症状对生活质鼍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原核表达人睾丸生精相关基因SPAG4L,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为下一步研究SPAG4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T-PCR从人睾丸中扩增编码SPAG4L126-379的基因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UCm-T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消化后,将目的 片段克隆至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重组质粒PQE-30-SPAG4L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JM15,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PAG4L融合蛋白以westernblot进行鉴定,最后用NI-NTA磁性琼脂糖珠进行纯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0-SPAG4L,并能够在大肠杆菌JM15中诱导表达,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IPTG诱导表达的是SPAG4L融合蛋白.建立小规模的SPAG4L融合蛋白表达、纯化系统,获得了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纯化的SPAG4L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地对人睾丸生精相关基因SPAG4L进行了体外原核表达,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克隆一个新的人睾丸特异性基因.方法 运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180197进行多组织RT-PCR验证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然后从包含该重叠群的IMAGE克隆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一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结果 新基因全长1197 bp,开放阅读框为504~806 bp,定位于6p21.1-p21.2.编码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等电点为6.81的一个蛋白,该蛋白与已知蛋白无同源性.克隆实验验证该基因阅读框完全正确,推测其可能与精子生成相关,暂命名为TDRGI(restis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 1),GenBank登录号为DQ168992.结论 电子差异展示方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用于发现人类功能新基因足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8.
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前列腺体外短波治疗前后IPSS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体外短波治疗后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IPSS问卷评分分数明显下降,平均下降达7分。前列腺体外短波对BPH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报告经会阴瘢痕切除尿道对端吻合治疗后尿道狭窄闭锁之手术效果。方法采用经会阴途径切断会阴中心腱,切除耻骨联合下缘,直视下切除瘢痕,行尿道对端吻合的方法治疗后尿道狭窄闭锁31例。结果30例1次手术修补治愈,1例经3次手术方治愈。追踪观察最短1年,最长10年。排尿通畅,平均尿流率(13.8±3.7)ml/s,2例有尿失禁现象。结论改良会阴切口暴露良好,切除瘢痕后能获得可靠对端吻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泌尿男科医师对慢性前列腺炎(CP)诊治的现状。方法在湖南省男科学会成立的学术会议上,对12l位湖南地区泌尿男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份进行分析。结果在CP的病因上,87%的医师认为感染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中39%则认为感染是唯一因素,其余的则认为是多个因素引起的。在诊断方面,不同的医生采用不同的诊断策略。只有45%的医生选用细菌培养,其中85%选择前列腺液单纯培养、4%选择精液培养、9%两杯法培养、2%四杯法培养。在治疗上,94%的医师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93%的医师必定选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前3位的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多数医师使用2-3周。6l%的医师会使用α-受体阻滞剂,大多数使用2-3周。6l%的医师评估自己治疗效果很好或较好。结论泌尿男科医师对CP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诊治指南并进行有关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