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正每当天气转凉,流感病毒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指出,除高血压外,其余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衰等)患者均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作为高危病例,这部分流感(或疑似流感)人群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从流感的用药到疾病管理等等方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很多的特殊之处,尤其是在用药方面有许多陷阱需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对比研究。方法对41例RAS患者84条肾动脉(包括2条副肾动脉)行CDS和SMI检查,以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对CDS、SMI和DSA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DSA显示84条肾动脉主干正常24条、狭窄轻度9条、中度12条、重度33条、闭塞6条。SMI和CDS诊断结果分别为:符合率90.5%和82.1%、灵敏度87.9%和69.7%、特异度92.2%和90.2%、误诊率7.8%和9.8%、漏诊率12.1%和30.3%、阳性预测值87.9%和82.1%、阴性预测值92.2%和82.1%。SMI与CDS诊断结果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CDS对于重度RAS诊断与DSA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36和0.549(均P0.001)。结论 SMI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无肝肾毒性等优点,可作为RAS筛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方法:根据钛表面处理方法分为4组:机械抛光组?喷砂组?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的表面形貌,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算双蒸水在试件表面的接触角,检测各组试件表面的润湿性?将试件与变形链球菌共同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和扫描电镜观测试件表面粘附细菌的数量和形态?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喷砂-阳极氧化组的钛表面形成微米孔内复合纳米管阵列的微-纳米结构?四组试件表面的接触角为:机械抛光组?喷砂组 > 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4组试件表面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数量为: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 > 喷砂组 > 机械抛光组?结论:与钛表面纳米管阵列相比,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未增加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疾病慢性疼痛与抑郁、焦虑、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为综合管理慢性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对来自不同医院科室的癌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绞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对比3类疾病患者疼痛程度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 癌症患者疼痛程度与抑郁、焦虑、社会支持显著相关(r =0.53,0.43,-0.32;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社会支持显著相关(r =0.18,-0.26;P<0.05);心绞痛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显著相关(r=0.35,P<0.01).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的主要为抑郁和社会支持(Beta=0.40,-0.16;P<0.05),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的主要为焦虑和社会支持(Beta=0.15,-0.24;P<0.05),影响心绞痛患者疼痛程度的主要为焦虑(Beta=0.36,P<0.05).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疼痛具有复杂的影响,而且对不同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影响,应综合分析,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简述温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诊治与实践,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中医临床诊治实践,结合中医伤寒、温病学说,对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各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观察疾病转归,并列举一例中期新冠肺炎患者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温州地区新冠肺炎归属于“疫病”,本病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胃肠;病因为寒、热、湿、毒邪相抟,易耗气伤阴动血。结合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初期、中期、危重症期、恢复期,分别投以藿香正气散、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清瘟败毒散、参附汤或生脉散、参苓白术散合补肺汤加减治疗。验案中新冠肺炎患者辨为疫毒闭肺证,治以清热化痰、通腑泄热,予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加减,疗效肯定。[结论]温州地区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方案可有效指导温州地区新冠肺炎的诊治工作,对于其他地区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试食不同血糖负荷(GL)早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C肽的影响,为GL概念在糖尿病营养宣教和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4例2型糖尿病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7例。给予A组混合餐a(GL33.6);给予B组混合餐b(GIA3.0)。从A组中随机抽取14例受试者构成C组,使其分别再于不同的两日分别试食混合餐C(GL34.6)和混合餐d(GL54.2)。观察受试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C肽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l9.0数据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A组的餐后2h血糖低下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试食3种不同混合餐后C组指标后发现试食d餐后的2hPG和2hC—P低于试食a餐和c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食a餐与C餐后此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GL饮食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具有一定作用,应考虑将其进一步推广于糖尿病的营养宣教和饮食干预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构建新西兰兔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种植体骨结合特征。方法:准备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周、4周、8周、12周组,每组4只。拔除兔的上颌前牙,在其新鲜拔牙窝内即刻植入纯钛实验种植体。术后分别在2周、4周、8周、12周采集含种植体的上颌骨标本,再通过大体观察、Micro?CT扫描、组织切片染色研究即刻种植后不同时间点的种植体骨结合特征。结果:①大体观察:各组实验兔的术后状态正常,食欲无明显异常,创口愈合良好,种植体均未松动脱落。②Micro?CT分析:随着种植体植入后愈合时间的延长,种植体螺纹处的骨质密度和厚度不断增加。③ 组织学检测:随着种植体植入后时间的延长,硬组织切片染色测算所得的种植体?骨接触率(bone?implant contact ratio,BIC)稳步增长,而脱钙颌骨切片染色显示种植体周围的骨质结构呈散在?岛状?条索状?板层状骨演化,提示骨结合形成良好。2周和4周组中存在大量的破骨细胞和炎症细胞,8周和12周组中则几乎未见这类细胞,但存在更多的红细胞和黄骨髓。结论:兔上颌前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可构建即刻种植动物模型,为即刻种植后骨结合过程的观察以及钛种植体的动物体内研究提供新的选择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关键通路, 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筛 选四妙丸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Drugbank 等数据库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 疹的疾病相关靶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 通过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运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蛋白 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 和DAVID 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分别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EG 通路富集分 析。结果共筛选出四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46 个,对应四妙丸中的45 种活性成分。四妙 丸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油酸、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活性成分,对TNF、IL6、IL1B、 CCL2、CXCL8 等关键基因进行调控,实现对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异病同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黏 附、白细胞迁移、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并通过TNF 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Toll 样受体信 号通路等相关通路实现。结论四妙丸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 的作用,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