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23例除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同行半胱氨酸,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和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非HHCY),并进行5年随诊观察其脑梗死的复发率,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6、B12叶酸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结果HHCY组的复发率高于非HHCY组.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复发率密切相关,给予治疗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3例。2组均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及脱水、止血、抗炎、控制血压等治疗,A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于第7、14、21天行CT检查以测量周围水肿体积,NI 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死亡和再出血情况。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显著减小(P<0.05),NI HSS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死亡例数无显著性差异,A组无再出血及持续出血。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减轻行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治疗,治疗组加服蚓激酶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其疗效。结果比较短暂脑缺血发作经治疗后的转归,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均未出现出血病例。结论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超重或肥胖患者脑卒中发病后生化指标的改变。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患者235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不同分为正常组50例,超重组50例,轻度肥胖组50例,中度肥胖组45例,重度肥胖组40例。分别观察各组血脂、血糖、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比较血流变情况。结果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PBG)、UA、Hcy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BMI水平的增高,其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BMI越高患者血脂、血糖、UA、Hcy水平越高,血流变呈现高黏状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7、21天分别复查脑CT,计算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TCD记录血管的平均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搏动指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21天时血肿体积由入院时(24.10±9.02)ml降为(12.58±7.40)ml,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由(15.81±7.68)cm2降为(10.92±4.42)cm2,NIHSS评分由(18.94±16.55)分升为(59.80±14.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第21天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出血侧血流速度增高、搏动指数降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有利于血肿、水肿吸收,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6.
脑梗塞目前没有一种单纯药物或治疗是最有效的,近来超早期或早期溶栓治疗用于一些脑梗塞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1995-1996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颈内动脉系梗塞66例,现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6例,对照观察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8岁至69岁,平均56.58岁。对照组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40-68岁,平均5742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伴发疾病积分,既往史的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测Notch1和PTEN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50例宫颈癌、31例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Notch1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1和PTEN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中Notch1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4.%,明显高于两者在CIN组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率,PTEN在宫颈癌的阳性率为32%,低于CIN组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率。两者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与有无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8,x2=5.082,x2=7.317;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Notch1和PTEN两者之间比较表达呈负相关(r=-0.402,P<0.05)。结论:Notch1与PTEN的表达失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做为评价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及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54例经脑CT或腰穿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降颅压、抗纤溶、止血、扩充血容量、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尼卡地平(3~5mg/小时)持续静点2周。结果 治疗组头疼明显缓解(P〈0.01),并能防止血管痉挛(P〈0.05)。  相似文献   
39.
1 病例分析。患者,男,48岁因“头痛,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半月”而于2003年7月收入院.患者无诱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无发热,既往有“便绦虫史”.体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6次/分,律齐.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言语清晰,背部及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颅神经正常,视乳头边界清晰,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3~4级,肌张力低,脐以下痛觉减退.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颈强(-),Kenig's(--),头MRI示“脑实质”多个圆形长T1、长T2信号,胸12脊髓内,可见一梭形长T1、长T2信号,诊断为“囊虫病”,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给予脱水、抗感染、激素、吡喹酮小剂量递增疗法驱虫治疗,患者双下肢无力加重,肌力0~1级,渐并发肾功不全,肺感染,患者病危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动态观察了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大剂量应用尿激酶期间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表明溶栓即刻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但持续时间较短,于48h恢复到溶栓前水平,故溶栓应同时抗凝治疗。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1.07)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