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小切口胆囊切除经胆囊管处理胆总管继发性结石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介绍小切口胆囊切除经胆囊管处理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手术方法和体地。方法 采用小切口切除胆囊,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取石或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等方法。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  相似文献   
42.
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水肿2年,加重2月入院,既往痛风病史37年,每年发作2~3次,发作时用别嘌呤醇治疗,平素清淡饮食,否认其他病史。 体查:T36.5℃,BP110/70mmHg,眼睑轻度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8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痛风性肾病。  相似文献   
43.
胰管结石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管结石发生率并不高,是慢性胰腺炎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痛反复发作,进行性胰腺功能损害,加重慢性胰腺炎甚至诱发胰腺癌等[1].近年来,由于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其发现率有所提高.但临床上对胰管结石仍有误诊,其治疗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因而影响疗效.本院于1989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6例胰管结石患者,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4.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LCRS)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由良性疾患扩展至恶性肿瘤。我们于2003年尝试以电刀解剖,施行LCRS 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我科自1989~1995年采用此法对4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弥漫性腹膜炎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艾滋病,相信世人在各种宣传媒介中都有所了解,但是现已发现一种被称为“第二艾滋病”的莱姆病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47.
35例肺大皮包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12-脂氧合酶(12-lipoxygenase,12-LO)特异性抑制剂黄芩素(baicalein,BAI)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素低剂量治疗组(80mg·kg^-1·d^-1)和高剂量治疗组(160mg·kg^-1·d^-1)。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肾组织中胶原Ⅳ(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12-LO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尿白蛋白、BUN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ColⅣ、FN、LN的表达明显增加;治疗组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ColⅣ、FN、LN的表达。12-LOmRNA的相对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两治疗组之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AI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12-LOmRNA的表达,从而下调肾脏ColⅣ、FN、LN的表迭,减少ECM沉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9.
食管癌或胃贲门癌切除术中,需行食管一胃吻合术,一般用手工吻合,不仅操作困难、费时长,而且术后容易并发吻合口狭窄或瘘。我科于1981年1~9月采用上海GF-Ⅰ型食管胃吻合器进行胸内食管吻合术20例,操作简便、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和手术操作的体会介绍如下:(1)年龄、性别:40~50岁6例,50~60岁14例,均为男性。(2)病程、肿瘤部位:病程3~6个月。肿瘤位于食管中段6例、下段5例,胃贲门部9例。(3)吻合部位和术后情况:弓上7例、弓下13例。术后恢复顺利,进食正常,无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发现。术  相似文献   
50.
一、病例介绍:患者李××,男性,13岁,学生.住院号(80—3603)(一)病史:诉自幼即有反复发作腹部隐痛,对症处理缓解,近2—3年来腹痛发作频繁,伴恶心呕吐.半月前因腹痛剧烈,似摸到“腹块”在当地医院作肠胃道钡餐造影,亦未明确诊断。2天来腹痛加剧,近2小时前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低热。于1980年6月28日急诊入院。(二)体检:急性病容,痛苦貌,发育欠佳,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无殊,腹平软,全腹有轻度压痛,下腹部有局限性隆起,脐右下可扪及5×7cm 之实质性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呈结节状,有触痛,肿块可向右上腹推动,未见肠型,肠鸣音不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