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真武汤组,每组6只。利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给药7周后,利用彩超仪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的浓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心肌组织Bax、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LVEF、LVFS升高(均P<0.01),BAX的浓度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Bcl-2的浓度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均P<0.01),MMP-9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真武汤能有效调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进而改善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42.
逍遥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振华 《中医杂志》1996,37(11):657-658
逍遥散为疏肝养血、健脾和中的常用方剂,临床治疗范围极广。笔者近年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取效满意。1 花粉过敏症胡某,男,67岁,干部。1993年9月11日初诊。自1982年每于秋季则发作性打喷嚏、流清涕、全身皮肤瘙痒,持续至冬方止。1989年变态反应科查皮肤过敏试验对蒿属花粉 ,春夏花粉、室内尘土、多价霉菌、尘螨均 ,诊断为花粉过敏症。经口服抗过敏药及综合脱敏治疗曾  相似文献   
43.
类风湿关节炎的社区预防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反复发作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也是慢性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据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其患病率为 0 32 %~ 0 38% [1 ] 。本病的致残率很高 ,危害性极大 ,如不能得到及时  相似文献   
44.
祝氏降糖生脉方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振华  季元 《山西中医》1997,13(2):9-10
应用祝氏降糖生脉方治疗NIDDM,证属气阴两虚、心血不足、瘀血阻络型患者5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前空腹血糖均值11.5mmol/L,治疗后均值8.8mmol/L,平均下降2.7mmol/L,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5.
董振华 《当代护士》2009,(1):104-105
总结整体护理模式指导下预防护患纠纷的策略,包括视护理对象为生理、心理及社会相结合的开放的有机整体,全面、均衡考虑其各项需求,体现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认为可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广度和深度增长的需求,从而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正>董振华(1953-),教授,全国第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在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慢性肝病、中医妇科病等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随师侍诊,兹将其运用培补脾肾法治疗多发单神经病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飧同道。1病案实录赵某,男,14岁。初诊日期:2005年12月27日。主诉:右上肢无力1年,右下肢无力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2004年11月无诱因出现右肩乏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治疗方法,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因腹泻于我院儿科病房进行治疗的患儿98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各491例,前者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联合用药对腹泻的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观察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排便频率、体温及其便检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8.
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多系统受累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西医主要以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但不良反应颇多。董振华教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研究,尤擅长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治。董师认为干燥综合征多系统受累以阴虚内燥为本,痰浊、湿热、瘀血、气滞、寒凝等为标,证候复杂,治疗不能拘泥一法,辨证结合辨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9.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类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呈系统性多脏器累及。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CTD常见的系统损害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概述近年来CTD并发PAH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肝脏的影响,并为临床行针药复合麻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药物全麻组(单纯全麻组)(6只)、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6只)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实验组)(6只)。后两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6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并维持60min,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TEAS干预处理,刺激强度(4±1)mA,频率2/100Hz,穴位选用犬双侧"合谷(LI 4)"、"曲池(LI 11)"、"足三里(ST 36)"、"三阴交(SP 6)",电刺激在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60min后停止。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相应时间点肝组织表面血流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肝组织中GSH活性、T-SOD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变化,并采用TUNEL法检测术后72h肝组织细胞凋亡数。结果:在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低血压(T3)时,对照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基础水平(P0.05),而实验组肝血流未明显降低,在目标低血压维持10min(T4)时,两控压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P0.05),在维持20min至维持60min阶段(T5~T7),两控压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单纯全麻组水平和各自基础水平(P0.05),且对照组肝血流维持水平更低,在血压回升阶段,实验组肝血流上升明显,在血压回升10min(T8)时,实验组肝血流已基本恢复,而对照组肝血流仍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在血压回升60min和回升结束(T11~T12),实验组肝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与单纯全麻组相比,控制性降压术后两控压组GSH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升高趋势更明显。实验组SOD/MDA比值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实验组肝组织细胞凋亡数(3.2±1.09)明显低于同水平对照组(5.47±1.02)(P0.05),但与空白组(3.49±1.4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有效改善肝组织血流的低灌注状态,增强肝脏的抗自由基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