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6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430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639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2047篇
内科学   1059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5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969篇
综合类   4592篇
预防医学   2130篇
眼科学   228篇
药学   179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608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852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658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572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14篇
  1963年   13篇
  1960年   13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中拔牙位置的选择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安氏Ⅱ1错畸形患者 2 5例 ,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骨性上颌前突 ,下颌发育正常或后缩 ,上下牙弓拥挤度在Ⅰ度以内的患者 11名 ,拔牙模式为4|45 |5 。第二组上颌发育正常 ,下颌发育不足 ,上下牙弓拥挤度为Ⅱ~Ⅲ度的患者 10名 ,拔牙模式为4|44 |4。第三组上颌发育正常 ,下颌发育不足 ,上牙弓拥挤度Ⅲ度 ,下牙弓轻微拥挤或无拥挤 4名 ,拔牙模式为4|4  |  。全部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系统矫治。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 ,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 ,上下牙中线对齐。前两组病例磨牙关系为中性 ,第三组病例磨牙关系为完全的远中关系。结论 拔牙矫治安氏Ⅱ1错 ,上颌一般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 ,下颌拔牙模式则与下颌后缩程度、下牙列拥挤度、下前牙唇倾度以及磨牙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在实验研究中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众多学的研究热点。结构特点显示GDNF为TGF-β家族中的一个新的亚家族,但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对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所认可,且在美国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关GDNF的许多研究正在进行,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连续入院行PCI的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正常剂量组(10mgt.i.d p.o,甲组)、强化剂量组(20mgt.i.d p.o,乙组)、对照组(丙组)。6个月后分别比较甲乙丙三组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300例患者中男性228例、女性72例。住院期间甲乙丙三组比较:心绞痛9%VS8%VS9%;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MI)O%VS2%VS1%;再次缺血性血运重建(TVR)3%VS2%VS3%;心源性死亡4%VS6%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三组比较:心绞痛12%VS9%VS20%;再次AMII%VSO%VS1%;心源性死亡2%VS4%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率3/33(9.1%)VS2/30(6.7%)VS12/32(37.5%);TVR3%VS2%VS11%,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剂量ATRA防治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异机CT图像融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复发转移的40例NSCLC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于显像前后1周内行CT扫描.用三维(3D)图像融合软件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CT扫描相同的范围内,40例患者共检出病灶58处,其中恶性52处,良性6处.融合图像诊断NSCLC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23%(49/52),5/6,93.10%(54/58),98.00%(49/50),5/8,5.65及0.07.图像融合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CT.单纯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效能与图像融合无差别,但与CT图像融合可明显提高对病灶的定位诊断(提高44.83%).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与CT图像融合诊断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7月,体外培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VES共育,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培养6、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小孔趋化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变化。结果在加入VES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在48h加入VES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的小孔趋化试验明显受到抑制。结论VES具有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以及抑制肝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因子。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抗原修复对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用4%多聚甲醛经心腔灌注、固定后,分别经15%及30%蔗糖梯度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10μm),取相同部位切片20张,用兔抗Ach-M2受体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DA-D2受体多克隆抗体作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经抗原修复的冰冻切片组的阳性结果比未经抗原修复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本实验首次发现多聚甲醛固定的组织冰冻切片经抗原修复可以提高免疫反应敏感性或提升抗体效价。机制可能与多聚甲醛固定后对抗原有封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制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后,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浆及软骨中的一氧化氮含量,观察股骨头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血浆和软骨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升高,股骨头髓腔中的脂肪细胞明显增多,骨小梁变细、稀疏及断裂,空骨陷窝明显增多.电子显微镜观察见骨细胞核染色质浓缩,体积缩小,胞浆中内质网及线粒体肿胀变性,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脱落.[结论]一氧化氮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8.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自1978年由Valassori和Clemis报告该病以来,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笔者曾诊治2例,其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听力减退,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抓住机遇 创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医院如何顺应形势和时代的要求,及时调整医院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探索大型中医院开展社区医疗的模式,勇于创造新的机制、新的经验,构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值得深刻思考的课题。文章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0.
胆囊穴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4年4月以来采用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以上病例均有右上腹胀痛或不适、进脂餐后诱发或加剧等症状,超声提示胆囊壁增厚、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