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2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698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95篇
  4篇
中国医学   52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较多,其中喉返神经(RLN)损伤是最严重最令人沮丧的并发症。RLN的损伤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为0.3%-17%12。造成RLN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为手术操作不规范和解剖结构不熟悉所致。如何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呢?充分了解和熟悉与手术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和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1 甲状腺手术区的应用解剖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途径。 方法 应用中药保元汤加减煎剂给实验大鼠灌胃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对实验大鼠肺内肺孢子虫的作用。 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大鼠肺内肺孢子虫有明显改变。其中肺孢子虫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 ;包囊壁明显破坏 ;虫体有溶解现象。 结论 保元汤加减煎剂 ,对实验大鼠体内的卡氏肺孢子虫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可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单抗和γ-干扰素(IFN-γ)单抗联合应用对T细胞活化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凋亡机制.方法 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T细胞与胰岛细胞株RINm5F共同培养,联合应用ICOS单抗和IFN-γ单抗48 h后,AnnexinV/PI法观察RINmSF细胞凋亡率,RT-PCR法观察凋亡相关和胰岛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观察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 ICOS单抗与IFN-γ单抗联用,T细胞活化诱导的RINm5F细胞株凋亡率(%)显著下降(IgG对照71.89±3.29,ICOS单抗39.66±2.05,IFN-γ单抗45.65±1.59,ICOS单抗+IFN-γ单抗20.49±0.95),这可能与死亡受体途径FAS/FAS配体,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等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有关;同时两者联合应用后,RINmSF细胞株INS1、INS2及PDX-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胰岛素分泌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 ICOS单抗和IFN-γ单抗联合应用降低胰岛细胞凋亡的同时,对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诱导T细胞对胰岛细胞无反应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在ICU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啶治疗,对两组镇静作用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镇静效率为80.33%,对照组为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RS评分为1.65,对照组为3.65;研究组静推芬太尼次数为1.20,对照组为2.26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效果显著,血流动力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我市各医院影像中心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2例18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100例102个病灶为恶性,6例6个病灶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伴浸润,66例74个病灶为良性;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的单向型、平台型比例均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流出型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肿瘤血管数目0支比例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1支、多支比例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学体征和间接征象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多层螺旋CT表现。 结果 肿块均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胰头4例,胰体3例,胰颈、胰尾各1例。9例肿块均囊实相间,1例包膜弧线样钙化,2例实质内点状钙化,3例可见新鲜出血;双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渐进性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无强化,其中2例动脉期肿瘤内见不规则细小血管影,其中胰管扩张者2例。9例肿物病理切面均见出血、坏死及囊变,镜下见特征性假乳头状结构。 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能反映病理特征,是术前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多排螺旋CT的重建技术能帮助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反式白藜芦醇10,20,40 mg·kg-1组。在小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后给予反式白藜芦醇10 d,采用水迷宫试验观察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可塑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0?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明显缩短AD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增加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20,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顶端树突的长度和树突的密度;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AD小鼠海马CA1区BDNF、pCREB以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反式白藜芦醇能逆转Aβ引起的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呼吸通气指数。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ICU2012年1—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下呼吸道和静脉导管尖端分离的CRA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50株CRAB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下呼吸道20株、静脉导管4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呼吸道(6株)和静脉导管尖端(4株)的36株CRAB进行PFGE,结果表明主要为7个PFGE型(A~G),其中A克隆5株,B克隆2株,C克隆3株,D克隆4株,E克隆3株,F克隆8株,G克隆3株;其余8株菌为散发。该ICU分为Ⅰ、Ⅱ区,其中A、B、F克隆在两个病区间均存在。3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CRAB为同一克隆,其中2例血液、下呼吸道、静脉导管尖端为同一克隆,另1例血液和下呼吸道为同一克隆。对其中6例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CRAB进行PFGE分型,3例同属D克隆。对12例血流感染患者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为CRAB,分别与各自血液分离株为同一克隆。结论 ICU存在CRAB血流感染流行,患者间交叉传播是医院流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