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61.
62.
浙贝母花粉超低温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新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399-401
研究了冷冻保护剂花粉时期和花粉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后浙贝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用分步冷冻法保存开花当天的花粉(20%的含水量)活力较高(56.4%)。经低温保存后的花粉授粉后能有效结实。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一和联合应用时,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探符合组织工程需要的合适浓度的bFGF与TGF-β1的组合。方法:第四代幼兔关节软骨细胞,以bFGF(1,5,10ng/m1)或TG-β1(0.1、0.5、1.0ng/m1)及bFGF(10ng/m1)+TGF-β1(1ng/m1)的单独和联合刺激组为实验组,以常规培养组为对照组,通过Cell Titer96AQueous单溶液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效应。结果:单独应用时,10ng/ml的bFGF和1ng/ml的TGF-β1。分别为各自最有效的促增殖浓度(P〈0.01);以此浓度联合刺激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及单因子浓度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合适浓度的bFGF与TGF-β1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有助于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4.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对三种浙江产贝母(浙贝母、东贝母、野生浙贝)的花粉形 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之间花粉形态差异较大,同一个种其品种间差异较小。说明花粉形态有明显 的种间特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估花粉形态研究在贝母展分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豚鼠角膜感染试验已广为各国学者用来研究和阐明痢疾等肠道菌的毒力。但很少有人报导豚鼠眼在感染菌后的免疫应答规律。而弄清痢疾菌感染豚鼠眼的粘膜免疫应答规律,对用豚鼠眼做为免疫模型进行痢疾局部免疫的研究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观察了豚鼠角膜感染痢疾菌后,眼泪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许多免疫反应的产生如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形成、过氧化物等诱导T淋巴细胞(TC)增生和依赖TC抗体的产生,都需要一种激活TC的细胞即免疫反应中的辅助细胞(Acc-essony-cell)参加,起刺激和抗原呈递作用.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这种辅助细胞是单核-Mφ.近几年对免疫反应中的一种新型辅助细胞-树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相似文献   
67.
痢疾杆菌毒力相关抗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BA-immunoblot法,以肠道感染痢疾菌后的猴恢复期血清为抗体,对痢疾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共20株进行了抗原分析.发现有毒痢疾菌和侵袭性大肠菌均表达4种主要毒力相关抗原,其分子量分别为:78K,66K,44K和39K.而这4种抗原在无毒株是不存在的.采用痢疾病人恢复期血清分析也获得类似结果.还发现,豚鼠眼感染痢疾菌后,其恢复期血清与人及猴肠道感染痢疾菌后恢复期血清中主要抗体组分相似,而很少有与无毒株交叉的抗体.所分析的菌株均含120或140Mdal大质粒.文中对痢疾菌群、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与4种共同抗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69.
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种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因而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现有的苦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大多集中在黄酮醇类化合物如芦丁的合成、调控以及积累上,但针对苦荞麦中原花青素类成分的代谢途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原花青素代谢途径中关键的合成基因花青素还原酶(ANR)和原花青素还原酶(LAR)入手,通过挖掘苦荞麦转录组信息克隆了Ft ANR(F.tataricum ANR),Ft LAR1(F.tataricum LAR1),Ft LAR3(F.tataricum LAR3)。由于光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形成与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试着探索不同光质(红光、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对原花青素代谢途径中关键的合成基因ANR,LAR的表达影响。该研究发现红光对所克隆基因表达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光相反的作用:Ft ANR,Ft LAR1在红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而其在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是有所上调的;Ft LAR3在红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上调,而其在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是有所下降的。  相似文献   
70.
痢疾菌毒力表型与抗原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研究本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的相互关系,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验及豚鼠角结合膜炎试验。对不同痢疾菌的毒力表型进行检测。并对大质粒及其侵袭相关的基因(4.1kb)进行跗背景分析。用BA-immunoblot法,对痢疾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进行毒力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