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艾星  滕竞飞 《武警医学》2014,(12):1189-1192
微创外科是外科领域发展的主旋律。自1987年Mouret首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创外科也借此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对传统开放手术造成了巨大冲击,被誉为外科手术的"第二次革命"。随着手术技术的娴熟及腔镜设备的完善,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逐渐拓宽,几乎涵盖了全部外科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中的生物碱.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0个生物碱,分别为:高乌甲素(I)、dehydroacosanine(Ⅱ)、冉乌碱(Ⅲ)、宋果灵(Ⅳ)、乌头碱(Ⅴ)、新乌头碱(Ⅵ)、去氧刺乌头碱(Ⅶ)、spicatine A(Ⅷ)、印乌碱(Ⅸ)、puberuline C(Ⅹ).结论 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13例)及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57例)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膀胱上皮中,hMLH1、hMSH2、hMSH3均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组织中,hMSH2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hMLH1、hMSH3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6.8%、49.1%,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肿瘤分级(G1、G2、G3)间及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92.3%,与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52.6%、4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MSH2、hMSH3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的增加显著降低,G1与G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组织中,hMLH1和hMSH3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hMLH1、hMSH3蛋白表达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hMSH2蛋白表达不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模拟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训练的动物模型.方法 体质量30 kg左右的巴马小型猪20只,速眠新10 mg/kg诱导麻醉,3.5%戊巴比妥钠0.25 g/kg术中维持.取仰卧位经脐点穿刺导入CO2制备气腹,放置3个工作套管.游离出尿道蒂,取末端小肠作为代膀胱.按照腹腔镜下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步骤完成吻合.6名具有腹腔镜体外模拟训练经验的学员参加培训,根据手术时间评估学员的学习曲线.结果 6名学员在该模型上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的各项操作技术.每只模型猪可行3次手术,学员平均接受10次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训练,平均手术时间第1次(55.5±10.4)min,第10次(22.4±4.8)min,2次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猪模型末端小肠替代膀胱,反复利用游离尿道蒂可提供多次训练机会,能够使学员尽快掌握腹腔镜下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与曲古抑菌素A(TSA)对膀胱癌细胞中抑癌基因ALDH1a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5-Aza-dC、TSA处理RT-4、253J、5637、BIU-87和T24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逆转录PCR(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这5株膀胱癌细胞经药物干预前后ALDH1a2甲基化状态及基因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干预前后5株膀胱癌细胞株的凋亡情况.结果 在5株膀胱癌细胞中,ALDH1a2基因表现为高甲基化表达受到抑制,TSA不影响甲基化状态,5-Aza-dC可逆转高甲基化状态并恢复基因表达,联合给予5-Aza-dC和TSA的作用和单独给予5-Aza-dC相似;TSA和5-Aza-dC均可诱导膀胱癌细胞株凋亡,早期凋亡是膀胱癌细胞株死亡的主要方式,5-Aza-dC和TSA有协同作用,3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5株膀胱癌细胞株中,ALDH1a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dC单独作用和5-Aza-dC及TSA联合应用效果相似,均能恢复基因重新表达进而诱导膀胱癌细胞株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员听力状况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85名民航飞行员按照初访时年龄分为A(20~岁,101人)、B(30~岁,49人)、C(40~49岁,35人)三组,分别测试其纯音听阈,10年后随访复查纯音听阈,比较随访前后各组听力损失发生率及纯音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185名飞行员中共有126名随访成功,随访率为68.11%(126/185)。126名飞行员初访及随访时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0.79%(1/126)和4.76%(6/126),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14.29%(18/126)和30.95%(39/126),随访时听力损失发生率显著高于初访时(P<0.05);各年龄组10年后随访时的纯音听阈较初访时明显提高(P<0.01),且高频较语频提高明显(P<0.05),经年龄修正后,仅A组10年后测得的纯音听阈明显高于初访时(P<0.01),其它年龄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以高频为主,进而影响语频,主要与噪声和年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腹腔镜下膀胱尿道连续吻合法. 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45例.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采用单针连续吻合法进行膀胱尿道吻合:首先在膀胱后壁4点处做一单纯全层缝合并打结固定;然后在其附近处另起1针做顺时针膀胱尿道单纯连续缝合;从5点到8点处,每点吻合1针以确保后壁的严密;以后每2点吻合1针;为防止滑脱,每吻合3针做1针锁边吻合;最后在2点处与原预留线尾打第2个结完成吻合.吻合膀胱壁时遵循"由外到内"原则,吻合尿道壁时遵循"由内到外"原则;如出现吻合121漏,则加用单纯缝合来修补. 结果 所有吻合均顺利完成.吻合时间12~25 min,平均16 min.手术时间112~185 min,平均132 min.尿管留置7~14d,平均9 d.3例因发生暂时性漏尿需延长尿管留置时间至2周.44例(97.8%)术后1年内完全尿控,1例(2.2%)因轻微尿失禁每天使用尿垫2片;无尿道缩窄及其他短期或永久性并发症. 结论 单针连续缝合法耗时短,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并发症并未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沉默对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pGenesil质粒构建靶向NOTCH1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RNA1并将其转染到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OTCH1沉默后膀胱癌细胞生长变化、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NOTCH1基因的蛋白和mRNA在转染前后表达变化.结果:转染psiRNA1质粒后BIU87细胞中NOTCH1基因在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BIU87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60 h).凋亡率增加,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NOTCH1基因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NOTCH1在膀胱癌中可能具有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鼻内滴入卵白蛋白诱导大鼠免疫耐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鼻内滴入卵白蛋白(OVA)法建立大鼠免疫耐受模型。方法 OVA免疫耐受组连续3d鼻内滴入卵白蛋白。继之致敏和激发;哮喘组直接致敏和激发。于末次激发24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细胞总数并分类;应用ELISA检测上清中IL-4、IL-5和IFN-γ的含量;采集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OVA特异性IgE含量;应用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鼻内滴入OVA后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含量及BALF上清中IL-4和IL-5的含量明显降低,IFN-γ的含量明显升高,肺组织中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黏液的过度分泌明显减轻。结论 鼻内滴入OVA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免疫耐受模型。  相似文献   
20.
肖磊  刘晓敏  姚丽  高雅辉  艾星 《武警医学》2020,31(10):885-887
 目的 分析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空腹血糖≥8 mmmol/L或餐后2 h 血糖≥12 mm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依据FGM实时葡萄糖值及图谱每日多次调整胰岛素量,对照组每日多次指血糖监测(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MMB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术后第1、2、3天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观察。观察组日人均调整血糖次数(2.20±0.77)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0.45)次。两组术后第1、2天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达标时间[(4.72±2.39)d、(2.59±1.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2.46)d、(3.57±1.23)d],术后第1、2日观察组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血糖达标率(48.3%、7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M对围术期应用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MMBG,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