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钉道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具有感染率低、安全、微创、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判断胰腺假性动脉瘤适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结果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式为经内镜超声诊断2例,经腹部增强CT诊断8例,经介入造影诊断1例。10例患者接受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9例治疗成功,随访28 d时,1例患者再次出血,经二次栓塞治疗成功止血;1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治疗。结论腹部增强CT及动脉造影是诊断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内镜超声也可用于诊断。手术治疗是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为进一步明确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疗方案,仍需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神经胶质瘤关联癌基因同源物1(glioma 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采用10 ng/ml TGF-β1对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处理,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和间质表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检测TGF-β1 对SGC-7901细胞发生EMT 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后进一步采用Gli-1基因特异性阻断剂GANT 61阻断Gli-1表达,并使用TGF-β1(10 ng/ml)对SGC-7901细胞进行处理,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Gli-1、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 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使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阻断Gli-1对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TGF-β1可以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细胞侵袭。TGF-β1可以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提高Gli-1和间质表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TGF-β1可以明显提高SGC-7901细胞侵袭,而阻断Gli-1后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侵袭。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Gli-1 可能参与TGF-β1 介导的EMT 的发生,Gli-1 可能作为胃癌基因治疗中的有效靶点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简易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评分在评价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收治的13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症AP组(NSAP组)108例,重症AP组(SAP组)31例;并收集同期1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24 h及1周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淋巴细胞数(L)、清蛋白(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NLR(dNLR)的变化和差异;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指标(Alb、NLR、d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并计算最佳临界值(Cut-off值);构建简易PISC评分,探讨其评价AP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与BISAP评分系统的一致性.结果 入院24 h及入院1周AP患者WBC、N、NLR、dNLR高于对照组,L、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WBC、N、NLR、dNLR高于NSAP组,而L、Alb水平低于NSAP组(P<0.05).构建简易PICS评分(Alb-dNLR),ROC曲线分析得出Alb-dNLR的最佳Cut-off值为0.16,此时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39,曲线下面积(AUC)为0.82,诊断效能最佳.SAP组和NSAP组在简易PICS评分与BISAP评分的得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二者具有相关性(r=0.617,P<0.05).结论 简易PICS评分在评价AP严重程度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胡金龙  秦晗  张勇  邓晴 《西部医学》2023,35(9):1287-1291
目的 筛选沉默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上颌牙龈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系GNM细胞,获得沉默Runx2基因的GNM细胞,为探究Runx2在GNM细胞中的转录调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根据预实验结果在含HiTransG P的培养液中,病毒按照感染复数(MOI)10转染GNM细胞,将病毒按序号分为NC组:CON313;KD1组:LV-Runx2-RNAi(80978-1);KD2组:LV-Runx2-RNAi(80979-1);KD3组:LV-Runx2-RNAi(80980-1),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120 h后各组荧光标记基因的表达;实时PCR分析Runx2的转录产物水平,比较Runx2基因的组间沉默效率;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Runx2蛋白沉默效果。结果 各组细胞经慢病毒转染,120 h后观察见细胞状态良好,其中NC组荧光表达未见;KD1组荧光表达较高;KD2组荧光表达最高;KD3组荧光表达较低。实时PCR分析显示Runx2基因沉默效果最佳的为KD2组,沉默效率可达64.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实验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9a与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20例,根据其治疗后6个月的近期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敏感组和抗拒组,每组各10例,治疗前收集宫颈肿瘤组织并提取总RNA;利用TaqMan 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9a在两组间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敏感组随访10~20个月,截止末次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抗拒组治疗中肿瘤进展2例,治疗结束6个月内肿瘤残存或出现新发病灶者8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年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局部肿瘤大小、Scc-Ag水平和治疗时间各个临床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iR-19a在治疗抗拒组中的表达水平约为1.0±0,敏感组为4.8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9a与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宫颈肿瘤内在放化疗敏感性的标志,对尽早施行个体化治疗以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程立  魏凯  张起  张琼  韩永莉  胡金龙 《癌症进展》2021,19(12):1280-1283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胃癌患者自我效能、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评分、VAS评分、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GSES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和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LA的阑尾炎患者266例,其中改良LA组59例和常规LA组207例,常规LA组又包括A组(钛夹+圈套器+标本袋)66例、B组(锁扣夹+圈套器+标本袋)78例、C组(超声刀+圈套器+标本袋)63例,各组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阑尾切除.比较4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LA各组比较,改良LA组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均减少(P<0.05).结论 与常规LA术相比,改良LA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常染色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1(euchromatic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1,EHMT1)可以同G9a形成异源二聚体,使常染色质组蛋白H3的第9位赖氨酸(H3K9)甲基化,进而参与到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理过程中。另有研究表明,该酶还与Kleefstra综合征、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未来的研究中,对EHMT1的了解将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