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91.
目的 研究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清洁级SD大鼠按再灌注不同时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在肺缺血60 min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不同时间阶段(Oh,2h,4h,6h,8h),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的变化情况.并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及亚显微结构,观察凋亡发生.结果 肺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开始升高,2h达到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6h和8h基本恢复到缺血再灌注前水平.肺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提示细胞凋亡发生.此种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在再灌注2h最为明显,与PECAM-1/CD31的变化相似.结论 PECAM-1/CD31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对延长大鼠供心冷保存时间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心脏移植的供、受者.根据供心保存液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再根据供心保存时间的不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低温单纯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实验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含30/μmol/L二氮嗪的低温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各组供心在保存相应时间后进行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后观察和比较各组供心移植后的复跳率、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TP酶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供心血流开放30 s内,实验8和10 h组心脏复跳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相同保存时间下,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和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强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各实验组和对照5 h组心肌超微结构清晰、完整;对照8和10 h组心肌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能够有效延长大鼠供心的冷保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二氮嗪减轻供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3.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患者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情程度而言,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明显相关性,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探索随机生存森林在大规模测序肺癌随访研究资料中的降维效果,为进一步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生存森林法对120位肺癌患者39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进行降维分析,筛选出重要性评分较高且错分率较低的SNPs子集,再对该子集建立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并利用交叉验证法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随机生存森林法筛选出25个重要的SNPs,控制临床协变量(临床分期、是否手术、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有4个位点有统计学意义.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准确度达83.63%.结论 对高维关联性研究数据利用随机生存森林法先去噪降维,再作进一步分析,有助于后续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6.
肿瘤家族史和吸烟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肿瘤家庭聚集性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包括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肺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以往对吸烟和肿瘤家族史的单独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两者之间联合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肿瘤家族史和吸烟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联及其交互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江苏省居民电压依赖钾通道蛋白1(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于江苏省无锡市2007年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和南通市2009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横断面调查,共有病例2925例和对照3281名,对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并于清晨采集空腹10 h静脉血5 ml,应用TaqMan OpenArray基因分型系统和i-PLEX SequenomMassARRAY基因分型平台进行KCNQ1基因分型.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KCNQ1基因4个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KCNQ1基因rs2237897、rs2237892、rs2237895位点C等位基因的存在均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相加模型的0R(95% CI)值分别为1.41(1.30~1.54)、1.35(1.24 ~ 1.47)和1.22(1.12~1.33)(P值均<0.05).按年龄、性别、BMI进行分层后,各层间rs2237897位点C等位基因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56和>56岁相加模型的0R(95% CI)值分别为1.39(1.22~1.59)、1.43(1.28~1.60);女性和男性的0R(95%CI)值分别为1.40(1.26~ 1.55)、1.44(1.26~1.66);BMI< 24 kg/m2和≥24 kg/m2的OR(95% CI)值分别为1.48(1.33 ~1.66)、1.34(1.17 ~1.53)(P值均<0.05).结论 KCNQ1基因rs2237897、rs2237892、rs2237895位点多态性与江苏省汉族居民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心肌线粒体三磷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ATPC)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DE)添加入Celsior液中对大鼠供心超时冷保存的效果,并探讨其抗心肌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112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6只(供者、受者各8只)。(1)Celsior组:保存液为单纯Celsior液;(2)DE组:保存液为30μmol/LDE+Celsior液;上述两组又以保存时间不同分为5 h、8 h、10 h组。(3)5-HD组:保存液为Celsior液+DE(30μmol/L)+5-HD(100μmol/L),保存时间为5 h。利用改良Heron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移植术后5 min内心脏恢复跳动、心率表现;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Fas/Fas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1)除5 h保存时间的心脏外,DE各组心脏移植术后30 s复跳率较相应Celsior液组显著提高;DE组心率明显较Celsior液组快(P0.05),DE 10 h组与Celsior 5 h组无明显区别(P0.05);(2)与Celsior液组相比,DE处理明显降低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减少Fas/Fas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为P0.05);DE10 h组与Celsior5 h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HD可取消上述DE的作用;(4)DE各组和Celsior 5 h组心肌超微结构保护相对较佳: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节清,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较为清楚;Celsior 10 h组心肌结构尚清楚,但肌纤维疏松,个别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肿胀较明显,嵴模糊。结论DE强化Celsior液冷保存的鼠供心,可能通过激活MitoKATPC,明显抑制Fas/Fas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和结构的完整,从而使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得DE强化Celsior液超时(10 h)冷保存的鼠供心移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
"分离式"微温血灌注在心脏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离式”微温(30~34℃)氧合血持续逆灌对移植供心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供心在移植开始时即行微温氧合血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保护心肌。结果 14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中1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1次成功复跳,长期心功能良好。结论 “分离式”微温氧合血持续逆灌可缩短供心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晶体液用量和避免钾的过度使用;获得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I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3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2例,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城乡等因素后,携带-511CT基因型比携带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93%(调整OR=I.93,95%CI=1.00.3.72);携带-511TT基因型比携带-511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115%(调整OR=2.15,95%CI=1.02~4.53)。分层分析表明,携带IL-1B T-31C变异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仅在年龄≥50岁(调整OR=1.72,95%CI=1.01.2.93)、妊娠次数≥2次(调整OR=1.83,95%CI=1.07—3.11)和农村地区女性(调整OR=1.63,95%CI=1.04—2.54)中显著。IL-1RN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BC-511T多态性可能与江苏地区妇女的宫颈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