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BA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BARDI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422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476名正常女性对照者BARD1基因Pro24Ser(rs1048108)和Arg378Ser(rs2229571)位点的基因型,以SAS9.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Pro24Ser(rs1048108)和Arg378Ser(rs2229571)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病例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与野生型(24CC,378GG)相比,Pro24Ser位点突变基因型(CT/Tr)和Arg378Ser位点的杂合型(GC)均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和95%CI分别为0.64,0.49~0.84;0.54,0.3~0.86).并且位点间还存在协同作用,携带一个以上保护等位基因者与携带0-1个者相比,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调整OR=0.67,95% CI=0.51~0.87).分层分析表明,Pro24Ser位点的保护作用在52岁以下年龄组、绝经前妇女、无肿瘤家族史者和Arg378Ser位点发生突变者中更强.结论:BARD1基因Pro24Ser(rs1048108)和Arg378Ser(rs2229571)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能够显著降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不同种族人群的关联研究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紫檀芪调节肝激酶B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LKB1/ AMPK)信号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新生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构建72 只HIBD 新生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紫檀芪低剂量组(15 mg/ kg)、紫檀芪高剂量组(30 mg/ kg)、紫檀芪高剂量+compound C 组(紫檀芪30 mg/ kg+compound C 20 mg/ kg),每组18 只,另选取12 只新生大鼠为假手术组。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测定大鼠脑含水量;检测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LKB1/ 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加长,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降低(P<0. 05)。与模型组相比,紫檀芪低剂量组、紫檀芪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增多,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升高(P<0. 05),且紫檀芪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紫檀芪高剂量组相比,紫檀芪高剂量+compound C 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加长,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降低(P<0. 05)。结论:紫檀芪可能通过促进LKB1/ AMPK/ Nrf2 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氧化应激,减轻新生大鼠HIBD。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群体遗传结构特征,探索并评价不同分析方案控制队列样本群体遗传结构混杂因素的效果。方法 通过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4 500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样本第一、二主成分,绘制主成分二维图,并与样本地区来源相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遗传结构特征。以CKB队列数据为基础,生成存在遗传结构差异、亲缘关系等队列样本特征的模拟数据集,探索并评价不同分析策略对膨胀因子(λ)的控制效果。结果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存在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异,人群遗传结构主成分分布与项目地区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第一主成分对应不同地区的纬度,第二主成分对应不同地区的经度。生成的模拟数据集,直接进行关联分析假阳性率较高(λ=1.16),即使调整遗传结构主成分或根据地区进行亚组分析仍无法有效控制λ(λ>1.05);使用混合线性模型引入亲属关系矩阵作为随机效应量后,无论是否进一步调整遗传结构主成分,λ均得到有效控制(λ=0.99)。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遗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需要谨慎处理群体遗传结构造成的研究偏倚;针对大队列数据遗传结构复杂、亲缘关系广泛等特征,需要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84.
中国国家出生队列孤独症谱系障碍亚队列建设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孤独症谱系障碍作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和经济负担,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意义重大。本研究依托中国国家出生队列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亚队列建设,并利用该出生队列采用的辅助生殖和自然妊娠同期纳入并随访的平行设计,评价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并结合队列采集的多种母体孕期和子代生命早期临床及行为相关信息,综合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本文将从研究目标、内容、初步进展、优势与不足及进一步展望对该亚队列进行简要介绍,重点展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现阶段进展。  相似文献   
85.
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关注。动物模型揭示了孕期母体微生物通过对子代微生物、代谢和免疫发育的作用影响了子代健康结局。然而,人体生理机制更为复杂,并受到多种暴露因素的交互影响,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往往与人群研究不一致。目前,孕期母体肠道微生物对子代微生物定植和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在大型前瞻性出生队列的基础上建设微生物亚队列,检测母亲孕期和子代发育多时点微生物组状态,并进一步与人群环境、行为暴露等宏观信息结合,能更好地为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支撑。本研究从研究目标、内容、进展及优势与潜在问题等方面对该亚队列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6.
出生队列研究的现场调查围绕研究人群的环境、遗传、生活行为习惯等因素和生殖健康相关结局开展信息和生物样本采集,是出生队列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本文件就出生队列研究现场调查中的机构设置、现场准备、队列编码体系、研究对象招募及质量控制等主要工作制定规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并临床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9 434例,其中单胎妊娠14 765例,多胎妊娠4 6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移植2个胚胎是多胎妊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与单胎妊娠相比,比值比(OR)36.54,95%置信区间(CI):27.89~47.86。年龄、周期类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与双胚胎移植后多胎妊娠相关,OR(95% CI)分别为0.62(0.55~0.70)、0.84(0.77~0.92)、0.86(0.80~0.92)、1.21(1.12~1.31)、1.28(1.13~1.46)、1.19(1.15~1.23)。单胚胎移植后,仅高累计胚胎评分与多胎妊娠风险降低有关(OR:0.68;95% CI:0.47~0.99)。结论:移植胚胎数、年龄、周期类型、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是辅助生殖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对延长大鼠供心冷保存时间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心脏移植的供、受者.根据供心保存液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再根据供心保存时间的不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低温单纯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实验5、8和10 h组,分别将供心置于含30/μmol/L二氮嗪的低温Celsior液中保存5、8和10 h.各组供心在保存相应时间后进行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后观察和比较各组供心移植后的复跳率、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TP酶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供心血流开放30 s内,实验8和10 h组心脏复跳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提高;在相同保存时间下,实验组较对照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和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强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各实验组和对照5 h组心肌超微结构清晰、完整;对照8和10 h组心肌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经二氮嗪强化的Celsior液能够有效延长大鼠供心的冷保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二氮嗪减轻供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清洁级SD大鼠按再灌注不同时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在肺缺血60 min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不同时间阶段(Oh,2h,4h,6h,8h),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的变化情况.并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及亚显微结构,观察凋亡发生.结果 肺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中性粒细胞PECAM-1/CD31开始升高,2h达到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6h和8h基本恢复到缺血再灌注前水平.肺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提示细胞凋亡发生.此种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在再灌注2h最为明显,与PECAM-1/CD31的变化相似.结论 PECAM-1/CD31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0.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患者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情程度而言,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明显相关性,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