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获得防治动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新型基因产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和BamHI位点上,重组成融合基因,亚克隆到pBV220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DH中进行表达,然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融合蛋白可获得表达,且具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单核-巨噬细胞凝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慢性应激刺激致高血压过程中肾上腺髓质素及其特异性受体组件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在下丘脑的动态变化。将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8只)和应激组(30只),应激组给予噪声或噪声加足底电击刺激,分别在刺激开始后的第1、5、10和第15天,以及停止刺激后的第5和第10天,处死动物,分离下丘脑,抽提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上腺髓质素和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mRNA表达在应激刺激10天内逐渐上调(第5天0.92±0.04比0.99±0.05,P<0.05;第10天1.26±0.04比0,92±0.04,P<0.01);而后表达下调,在应激刺激第15天仍高于对照组(1.00±0.04比0.92±0.04,P<0.05);应激刺激结束后第5天表达弱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降钙素受体样受体mRNA表达和肾上腺髓质素mRNA表达趋势大致相同。实验结果说明,下丘脑中肾上腺髓质素及降钙素受体样受体mRNA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慢性应激所致血压升高变化过程一致,提示其可能参与应激致高血压过程。  相似文献   
23.
脂肪水解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正常循环脂肪酸浓度的关键途径。脂肪水解产生的非酯化游离脂肪酸不仅是脂质和生物膜合成的必需前体物,而且还是细胞信号过程的介导因子和线粒体的能量底物。脂肪水解异常可致脂质和能量代谢紊乱,引发一系列代谢失调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近年来关键脂肪水解酶和许多调节蛋白及机制特征的新发现根本性改变了以前对脂肪水解及其对细胞代谢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新发现表明脂肪水解产物和中间体参与细胞信号过程,并且“脂肪水解信号”在许多非脂肪组织中尤其重要。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脂肪水解酶促机制及脂肪信号的新发现,并讨论“脂肪水解信号”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对脂肪水解和脂肪信号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将有助于发现预防和治疗肥胖及脂代谢紊乱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正常3T3-L1脂肪细胞和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s)的差异性表达,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高糖(25 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液(1μmol/L)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通过葡萄糖摄取实验判断IR脂肪细胞模型的建立;接着通过miRNA芯片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和IR脂肪细胞中miRNAs的表达,并对其分析;随后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显著变化的2个miRNAs(miR-320和miR-21)寻找并筛检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共获得79个IR相关miRNAs(29个低表达,50个高表达,其中miR-320显著上调,miR-21显著下调),且筛选出与IR或糖尿病相关的靶基因共13个。结论获得了3T3-L1脂肪细胞和IR脂肪细胞miRNAs的差异性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这些miRNAs在IR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复杂,学习难度大.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可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6.
内源性硫化氢(H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与胱硫醚-γ-裂解酶(CSE)作为一个整体在高血压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直接作用于KATP通道、减少细胞外Ca2+的内流及促进内皮细胞释放内皮超极化因子、与一氧化氮协同作用等方式来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同时,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善血管重构.因此,深入研究H2S/CSE体系在高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H_2S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甲醛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 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CBS活性及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MTT法观察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甲醛可以抑制PC12细胞CBS的表达及其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的生成;甲醛可以明显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论甲醛能抑制CBS的表达和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生成,这可能与其损伤PC12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8.
唐朝克  胡弼  廖端芳 《心脏杂志》2000,12(5):363-365,368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甙 (GPS)对注射内毒素的家兔血流动力学和 NO的影响。方法 :动物随机分 3组 :对照组 ,内毒素 (L PS)组及 GPS+L PS组。动物静脉麻醉后 ,取血测量 NO水平 ;通过二道生理记录仪和 SMUP- A型生物信号处理仪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动物处死后 ,取血再次测量 NO水平。结果 :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 (P>0 .0 5 )。 L PS组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 dp/ dtmax和心力环面积在实验后 2 h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但在实验后 4h、6 h时明显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 (P<0 .0 1) ,实验后 NO- 2 明显高于实验前。GPS组实验后 2 h,4h时 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 dp / dtmax和心力环面积与实验前及对照组比较 ,没有明显差异 (P>0 .0 5 ) ,但在 4h时明显高于 L PS组 (P<0 .0 1) ;实验后 6 h时 ,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 dp/ dtmax和心力环面积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 (P<0 .0 5 ) ,但高于 L PS组 (P<0 .0 5 ) ;实验后的 NO- 2 浓度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 (P<0 .0 5 ) ,但低于 L PS组实验后的 NO- 2 浓度 (P<0 .0 5 )。结论 :绞股蓝总皂甙对注射内毒素的家兔血流动力学有保护作用和抑制一氧化氮大量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浅论开放式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校进一步深化综合性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与主题是建立开放式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本文就其定义与特征、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与作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0.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罗格列酮(RSG)处理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内分泌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RSG可改善IR大鼠VEC内分泌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机体抗氧化应激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