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激活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Th2极性分化特点和表达于T细胞中的T盒(T-bet)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TB-H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MTB-HAg激活的T细胞(MTBAT),分别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培养后,再经10 ng/m L佛波醇酯(PMA)、500 ng/m L离子霉素(ionomycin)和2.5μmol/L莫能菌素(monensin)刺激6 h,四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选28 d MTBAT中的γδT细胞和CD4+T细胞,反转录PCR(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培养的MTBAT中,γδT细胞一直优势表达IFN-γ,而Th2极化条件下,随培养时间增加IFN-γ+αβ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与中性条件培养比较,Th2极化条件下MTBAT培养28 d,Th0型(IFN-γ+IL-4+)γδT细胞显著增加;而Th2型(IFN-γ-IL-4+)αβT细胞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Th2极化的γδT细胞仍高表达T-bet mRNA,而在CD4+T细胞T-bet mRNA表达被显著下调;同时,GATA-3 mRNA在γδ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Th2极化条件下,大部分γδT细胞仍为Th1型,仅部分极性分化为Th0型细胞;Th2极性分化的γδT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未表现出交互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2.
付冲  胡建国 《重庆医学》2015,(36):5061-5064
目的:探讨 c-cbl 在卵巢癌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P 法)检测c-cbl 蛋白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EdU 检测卵巢癌 SKOV3细胞沉默 c-cbl 基因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 检测卵巢癌 SK-OV3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 P21蛋白和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c-cbl 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位于细胞质,在卵巢癌中, c-cbl 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在正常卵巢组织 c-cbl 蛋白呈弱阳性或者阴性表达。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c-cbl 蛋白在卵巢癌表达明显增高(P<0.05);c-cbl 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与 FIGO 分期相关(P<0.05);沉默卵巢癌 SKOV3细胞 c-cbl 基因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沉默 c-cbl 基因后,P21和 P5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c-cbl 蛋白在卵巢癌表达上调,沉默 c-cbl 基因可能与上调 P21和 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3.
胡建国  谢于鹏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1):1605-160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68例CVA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进行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观察组患者的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33.82%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P<0.01);观察组中MP-IgM阳性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及EOS均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者(P<0.01).结论 MP感染与CVA发病密切相关,MP是诱发CVA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着丝粒蛋白U(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纳入我院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2例,免疫组化分析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CENPU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CENPU低表达组(n=51)和CENPU高表达组(n=51),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在体外采用慢病毒转染的方式将结直肠癌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ENPU低表达组及CENPU高表达组,并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其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ENPU在蛋白水平上较癌旁组织显著高表达(t=30.45,P<0.05),且CENPU表达量与Ki67(r=0.569,P<0.05)及VEGF-C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9,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ENPU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进展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K-M生存分析显示CENPU高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Log-rank χ2=11.155,P<0.05)显著降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ENPU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48,P<0.05)。此外,体外实验显示CENPU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 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
26.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灾难性疾病,预后极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认为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脊髓。因此,各种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当中,且日益受到重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组分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补益通痹方(黄芪、威灵仙、党参、茯苓、何首乌等)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髋骨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分别给予补益通痹方和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6%和63.16%,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益通痹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5.26%,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1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对预后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胃癌14-3-3sigma mRNA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行为学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远癌组织标本中的14-3-3sigma mRNA。[结果]39.6%(21/54)(的胃癌组织中的14-3-3sigma mRNA出现低表达,但14-3-3sigma 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胃癌的病理分型、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14-3-3sigma mRNA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影响体质量为10kg以下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或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间的因素,以更好地掌握拔管时机,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体质量为10kg以下的23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术后合并或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幼儿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的10项可能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1例患儿机械通气使用时间3~375(平均23.5)h;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肺高压、术前肺部感染、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膜肺及改良超滤的应用、体质量等均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度肺高压、术前肺部感染、阻断主动脉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出现并发症均可延长术后机械通气使用时间;术中应用膜肺和改良超滤及大体质量能缩短机械通气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