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5 毫秒
61.
作者应用导管将受体腹主动脉血液分流至供肝,建立了兔肝脏保存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对再灌注前、后供肝及受体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再灌注后供肝血流量及受体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且能准确地反映肝移植时供肝保存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2.
从1987年4月~1988年4月应用我院研制的植入式微波(MW)辐射治癌机,对27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7例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7~63岁。分类: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24例,胰头癌盱门部转移1例,胃癌术后肝转移1例,胆囊癌胆管肝转移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为了探讨增加细胞内糖原呈能否改善肝脏缺再灌注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了3组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兔肝脏在缺血再灌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学、肝脏酶学及微循环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 糖原含量越高的肝脏,其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越轻,且微循环血流量值越高,结论缺血前增加肝脏糖原含量可显著地拮抗肝脏缺血再不灌注损伤。据此,临床上在阻断肝血流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若能增另肝细胞糖原含量则有望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4.
暴盲王某,女,27岁,工人,1995年4月19日诊。患者怀孕3个月后视力卒然下降近1个月。来诊前已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双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经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刻诊:双眼外观无异,视物昏朦、变形,眼前时有黑影,视力右0.08,左0.0...  相似文献   
65.
Crocker在1889年首次报道了一例发生在阴茎和阴囊部位的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这是一种罕见的表皮恶性肿瘤,在外阴肿瘤中不超过1%。EMPD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8.0岁),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我院于2003年1月-2008年10月对33例确诊患者应用Moh’s外科进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平皿打孔法和试管液体双倍稀释法观察对9种细菌的体外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死进行体内保护作用试验。结果体外抑菌试验显示,紫英颗粒对9种常见的慢性盆腔炎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敏感性依次为:粪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类杆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色假单胞菌。紫英颗粒口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均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感染动物的存活率。结论紫荚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广谱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 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上颈椎损伤患者334例,其中适合进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的36例(包括交通事故伤 23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5例,他人殴打致伤2例),均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治疗,根据头颈部疼痛视 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植骨后骨质融合率来探讨手术策略及分析临床 疗效。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手术时间110~240 min。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01);JOA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内固定失败,融合节段在随访过程 中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根据每个上颈椎损伤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个性化的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同时取自体 髂骨融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8.
背景:实验证实,低强度脉冲超声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早期骨质再生成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目的:创新性提出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够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早期骨再生成熟中发挥正效效应的理论假设,并期望以超声干预与不干预进行对照比较予以验证。 方法:36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所有动物均行胫骨中段截骨,以Orthofix M103型迷你外固定架延长器固定,术后7 d以0.5 mm/12 h延长10 d,总延长长度为10 mm,超声治疗组在延长完成后以低强度脉冲超声骨折治疗仪治疗,20 min/d,1次/d,对照组不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治疗4,8,12周后,X射线评定胫骨骨折断端愈合程度,采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骨痂生成率;延长区新骨作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后光镜下组织学分析,并在显微镜下测新骨占总骨痂的面积。 结果与结论: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4周后对照组仅见外骨痂连接形成骨桥,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超声治疗组骨早期再生成熟优于对照组,表现在两断端骨痂影密度增高,数量增多,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被密度高的骨痂取代,外骨痂已开始被吸收,骨痂充满延长区,密度增高增粗,骨折处皮质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骨痂生成率明显提高(P < 0.05),与8,12周无差异。组织学分析显示,超声治疗组治疗4,8,12周时新骨形成早于对照组,治疗4周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治疗8,12周后两组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无差别。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促进新骨形成,增加骨痂面积,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后的骨再生成熟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培养基中初始氮(硫酸铵)浓度对红发夫酵母虾青素合成有明显的影响,低氮能够促进红发夫酵母合成虾青素.运用代谢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不同氮浓度下红发夫酵母的中心碳代谢表明:生成乙酰辅酶A的反应的通量与合成虾青素反应的通量正相关,并且这两个通量都随培养基中初始氮浓度的降低而升高.这说明乙酰辅酶A是红发夫酵母合成虾青素的一个限制因素.进一步测定红发夫酵母丙酮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表明:参与丙酮酸脱氢酶旁路的两种酶--乙醛脱氢酶和乙酰辅酶A合成酶在红发夫酵母中的活性极低;然而,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较高,并且与红发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明显呈正相关.该结果说明,柠檬酸裂解反应决定着红发夫酵母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的供给,从而显著影响着其虾青素的合成.低氮条件能够提高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和限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增加乙酰辅酶A的供给,促进红发夫酵母合成虾青素.  相似文献   
70.
川芎嗪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和肝硬化等疾病已有多年,对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相关研究也逐年增多。近年来,关于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不断增多,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降低内皮素含量、改变血液流变学、增加神经丝蛋白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保护线粒体和改善细胞内外离子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