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种志荣  董娓  鲁波  段思娜  肖潇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139-2142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Phaco)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3-03/2018-02期间收治的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6例108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房角分离术联合Phaco组(A组,50例54眼)和小梁切除术联合Phaco(B组,46例54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手术失败率、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至少随访12mo,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且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B组眼压明显低于A组(P=0.004),而最佳矫正视力低于A组(P=0.012)。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比术前明显加深(P<0.01),但两组间无差异(P=0.231)。末次随访时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无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P=0.022),且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手术失败率(P=0.243)和术后复发率(P=0.113)无差异。

结论:房角分离联合Phaco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和小梁切除联合Phaco手术具有相似疗效和安全性。前者更容易获得较好视力,手术时间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而后者手术失败率和复发率较低,更适合慢性PACG患者。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中学生同伴教育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培训前后测试比较的评估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同伴教育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宰和平均成绩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占100%;认为培训时间合适的占62.5%;91.7%的同伴教育者认为本次培训收获较大;对培训教材内容和培训方法满意的分别占93.8%和81.4%;所有培训对象均有信心在自己所在班级中开展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该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培训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在今后的培训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3.
睫状体分离是导致持续性低眼压的原因之一,长时间低眼压可导致视功能的永久性损伤.早期发现并及时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治疗睫状体分离,能有效提高眼压,恢复视功能.随着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睫状体分离的诊出率提高,也为睫状体光凝或冷凝、巩膜板层下或全层睫状体固定缝合术、巩膜加压等手术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不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审核文书质量比较分析,为以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对上海市某区2006~2008年所有竣工验收卫生审核文书进行评阅的基础上,运用多样本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结果住宅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审核文书质量较通用厂房和仓库文书的质量低;工业项目竣工验收的"文书材料齐全"和"文书制作规范"有待于完善。结论不同项目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审核文书的质量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观察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B组)对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3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并与不含血清白蛋白菌悬液(A组)作平行比较。结果用有效氯含量250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作用1min,对A组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53%、99.92%、16.66%。以含有效氯500mg/L的3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min,对A组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对B组菌悬液内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8.88%、100%、66.25%。用含有效氯2000mg/L三种含氯消毒剂作用15min,对A组菌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99.99%~100%;对B组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9.31%、69.41%、62.35%。结论菌悬液中含小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最高,占0. 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最高,占2. 75%,红细胞类最低,占0. 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 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刘毅  孟志平  肖潇 《医疗装备》2009,22(10):8-12
本文说明了建设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要求、配置,详细介绍了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79.
浅析医用软件标准及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医用软件的内容及其安全可靠的重要性,介绍了医用软件的相关标准,阐述了医用软件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相似文献   
80.
肖潇  刘毅  孟志平 《医疗装备》2009,22(11):19-21
本文介绍了医用照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发射要求,对医用照明设备插入损耗试验的试验要求做了详尽的说明,深入分析了插入损耗试验中不同的试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