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椎动脉重建手术入路标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已开展椎动脉重建手术用于治疗椎动脉第一、二段狭窄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目前报道的外科术式有枕-椎动脉吻合术[3,4]、面-椎动脉吻合术[5]和颈-椎动脉搭桥术[6]。为了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椎动脉重建术相关解剖知识,作者设计制作了椎动脉重建手术人路标本,现对该标本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例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长度、神经束、血供等。摹拟带血供腕部正中神经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术。结果:①正中神经腕部长度为7.8cm(7.5~8.1cm)。神经束数为19~27束,以感觉束为主,感觉束位于尺侧,运动束和混合束位于桡侧。感觉束无损伤分离长度为10.0~14.0cm。正中神经营养动脉距桡骨茎突上方6.2cm(6.1~6.6cm)处发自桡动脉,长度为5.7cm(5.1~6.1cm),起始外径为1.2mm(1.1~1.4mm)。②尺神经腕部长度为9.4cm(8.9—9.7cm),神经束数为14~19束,感觉束和运动束大致相等。感觉束位于掌挠侧,运动束位于背尺侧。结论: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1目的 提供面 -椎动脉端侧吻合术的相关应用解剖学资料。 2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上观测了面动脉的走行和分支情况、面动脉可游离部分的长度和外径、面动脉起始部与椎动脉的距离 ,测量椎动脉 V3段和枕动脉深段的外径。 3结果 面动脉与同侧舌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及对侧面动脉均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 ;面动脉起始部到下颌角部之间易于游离 ,游离后长度足以到达椎动脉 ;椎动脉 V3段的外径为 4.0 mm左右 ,面动脉下颌角部的外径为 2 .3 mm左右 ,适合作端侧吻合。 4结论 面动脉可以作为椎动脉重建手术的供区血管与椎动脉 V3段进行端侧吻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精确定位喉、气管周围血管网的展示方法.方法采用新鲜材料明胶灌注、X线摄像、Photoshop的层面处理技术,并结合透明、拼接、剪裁等多种功能图像处理,局部防腐、分部解剖、印模复位以及神经黄染等技术进行标本设计与制作.结果成功设计出喉、气管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结构展示较清晰,外观较精美.结论印模复位法提供了直观咽喉、气管局部解剖学基础.展示的结构能供临床喉、气管显微手术和微创手术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大庆市学龄儿童血压水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探讨影响儿童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大庆市小学新人学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五年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每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隔年进行三酰甘油、血糖和胰岛素的测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结果447例研究对象中,基线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2.01%、血压偏高者15.44%,至第五年患病率增至5.37%、血压偏高者19.46%。5年间,收缩压由(100.65±11.62)mmHg(1mmHg=0.133kPa)增至(106.67±9.29)mmHg,舒张压由(66.27±11.31)mmHg增至(70.28±7.98)mmHg,第五年男、女生差异显著。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压水平有关联;其中家族史、BM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对血压的变异解释最有意义,家族史与收缩压和胰岛素的差异与肥胖有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独立作用。结论大庆市学龄期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胖、遗传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三者可独立作用,亦可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预防网球运动所致急、慢性膝关节疾患提供运动解剖学基础。方法大体解剖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形态结构特点,观测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附着区的形态,掌握其微观结构。结果前交叉韧带长33.9±1.3mm,宽8.00±0.12mm,厚6.00±0.10mm,起、止端粗大,中部狭窄;后交叉韧带长29.7±1.2mm,宽10.00±0.12mm,厚6.00±0.10mm;前、后交叉韧带由许多纤维组成并发生扭转,纤维柬相互穿插融合,均为不可分割的完整韧带。结论研究结果能为网球训练及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3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海洋发光菌的毒性。方法 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将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以3%Na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加入明亮发光杆菌T3变种,分别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试样品和空白对照的发光度,计算发光损失率,数据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样品发光度值分别随着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发光损失率则分别随着3种PPCPs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发光菌的发光损失率分别与3种PPCPs的浓度间呈线性回归关系(P<0.001),拟合的红霉素毒性回归方程为Y=13.25+47.38X(R=0.933),乙酰螺旋霉素的毒性回归方程为Y=6.24+80.33X(R=0.95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毒性回归方程为Y=6.32+38.18X(R=0.952),3种PPCPs对发光菌的毒性各不相同,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EC50值分...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茯苓四逆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吉水县中医医院进行诊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依据简单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茯苓四逆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