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解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菌型特征、耐药情况及毒力水平等。方法:采用中国CDC统一规定的检测方法及霍乱防治手册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测。结果:从300份海、水产品中共检出6株霍乱弧菌(小川、稻叶、0139群各2株)。结论:本次调查所检测到菌株的菌型复杂,01群和0139群对药物敏感试验有所差异,同种菌型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经毒力基因检测均为产毒株,具有流行及致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观察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s)移植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的影响 ,探讨脊髓NO通路是否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镇痛机理。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 ,每组 5只 ,即对照组 (C组 ) ,正常大鼠 ;CCI组 ,右侧坐骨神经结扎 ;APA组 ,CCI模型后 1周 ,蛛网膜下隙移植 5 0 0~ 6 0 0个APA空囊 ;APA BCCs组 ,CCI模型后 1周蛛网膜下隙移植 5× 10 6个APA微囊化BCCs。测定各组移植后 1周的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阈值 ,感觉异常以VonFrey细丝触诱发痛阈值 (g)表示 ,痛觉过敏阈值用CO2 激光刺激痛阈值(ms)表示。动物处死后取脊髓冰冻切片 ,按照标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脊髓中nNOS的表达变化。结果 CCI组、APA组脊髓中nNOS活性较C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但CCI组和APA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PA BCCs组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和CO2 痛阈值高于CCI组和APA组结扎侧 (P <0 0 1) ,同时脊髓中nNOS活性较CCI组和APA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与C组基本相同 (P >0 0 5 )。结论 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增加 ,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缓解CCI大鼠的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 ,同时降低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 ,提示脊髓NO通路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O157:H7大肠杆菌rfbE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在该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反应体系,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所有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cfu/μL。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模拟污染牛奶中,可检出l×10^2 cfu/μL的细菌。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约需3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PCR检测体系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基因鉴别方法。方法 依据鼠疫菌、假结核菌特有的基因组序列["疫岛(PeI)"和"假岛(PsI)"], 与已公布的12株鼠疫菌和4株假结核菌全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设计特异性的引物, 对鼠疫菌、假结核菌和其他肠道细菌进行鉴定。结果 用52株鼠疫菌、57株假结核菌和其他肠道菌株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 5对鼠疫菌的鉴定引物中, 2对(PeI2和PeI11)仅在52株鼠疫菌中扩出目的条带, 另3对引物(PeI1、PeI3和PeI12)除鼠疫菌外在部分假结核菌株中也扩出目的条带;5对假结核菌鉴定引物中, 1对引物(PsI1)在52株鼠疫菌和57株假结核菌株中扩出目的条带, 4对引物(PsI7、PsI16、PsI18和 PsI19)仅在57株假结核菌株中均扩出目的条带, 在鼠疫菌中未扩出目的条带。结论 用鼠疫菌和假结核菌共有的PsI1序列、鼠疫菌特有的PeI2和PeI11序列及假结核菌特有的PsI7、PsI16、PsI18和 PsI19序列组成的基因鉴别方法, 可以用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基因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同一霍乱带菌者中分离的2种血清型霍乱弧菌开展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药敏纸片法、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对两株菌开展研究。结果:两株菌的血清型、噬菌体生物型均不同,耐药性、毒力基因结果相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显示带型高度相似。结论:两株菌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非常小,应为同源菌株。  相似文献   
96.
97.
正为了获得最好的结果以及为了自己的安全,应了解新药丸有什么作用,应如何使用。药物在帮助我们好转或管理慢性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当你的医生开具新的药物时,不要坐着默不出声。询问关于药物的问题,并询问药师未解决的问题。医生可能没有时间解释所有重要的事情,比如是否空腹服用药物。下一次医生建议你服用新药丸时,粗略记下以下问题的答案。你需要询问你的药物如何起作用?如何正确服用?为什么需要服用?  相似文献   
98.
罗芸  黄晓平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40-1542
应急知识教育是指导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逐步开展了应急知识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2].但仍存在如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没有制度化,流于形式等很多问题[3].笔者于2012年12月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应急知识现况及教育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应急知识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APA-BCC镇痛微囊在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生物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囊)植入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形态、活率及亮氨酸脑啡肽(L-EK)分泌的变化。将APA-BCC微囊按常规腰穿方法植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7或8天时采取脑脊液,观察APA-BCC的形态、细胞活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脊液中L—EK的含量。移植7天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值由移植前的8.8降为2.4;脑脊液中APA—BCC微囊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活率由平均91.2%降为89.1%;L-EK含量较移植前增加了1.65倍。将APA-BCC微囊植入癌痛病人脑脊液中能够保持细胞存活、分泌亮啡肽,并产生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从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到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作常规鉴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以明确致病因子。方法:按GB/T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鉴定、神奈川试验、血清分型;Pulse-Net PFGE分子分型标准实验室操作方法作同源性分析。结果: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三个血清型,即O3∶K6型5株,O4∶K8型和O1∶K56型各1株,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PFGE条带型,其中6株菌神奈川试验阳性。结论:这次食物中毒可能为以O3∶K6型为主的不同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