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特异性的差异,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B/Victoria/2/87系(Victoria系)和B/Yamagata/16/88系(Yamagata系)[1].血凝素(HA)基因与该病毒的进化趋势相关[2],HA的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HA1区域[3],该区域4个主要的抗原表位[120-loop(HA1 116-137)、150-loop(HA1141-150)、160-loop(HA1 162~167)和190-helix(HA1194-202)]如发生变化,往往引起变异相关病毒株进化方向的改变[4].为了解2009年乙型流感病毒进化情况,本研究分析了HA1基因特点.  相似文献   
82.
虚实,是内科杂病的辨证纲领。虚实二证,也是老年杂病的主要证候。老年杂病虚实的证候特征,出现机率和相互关系等问题,是老年病辨证论治亟需加以研究的内容。本文拟通过对我所1962年12月至1983年5月,60岁以上内科老年杂病住院患者564人、682  相似文献   
83.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治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是近20年来中医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通腑化痰法能够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继续深化对痰热腑实证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有重要意义。但对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尚无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笔者就痰热腑实证的证候演变、病理机制及通腑化痰法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1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形成机理、证候特征、病机转归 近20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1]。王氏等[2]总结了220例缺血性中风的辨证论治,急性期属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证91例;风痰上扰,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 2003年 1~ 4月 6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舌象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前瞻性阶段调查 2003年 1~ 4月 6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 (病例组 )的舌象并与普通肺炎发热患者 151例 (对照组 )比较;同时调查该时段广州地区气候的变化.结果 广州地区属于湿热气候, 2003年 1~ 4月气温、湿度均比历年偏高 ;病例组的湿热舌象较对照组更明显 ,同时病例组舌象还表现出明显的气虚倾向.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可能与当地气候异常、患者发病前存在正气不足等有关 ,其舌象反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火热的病机 ,并提示湿邪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5.
胸痹心痛危险证型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诸证型的危险度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类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的危险度。结果进入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造影01”为因变量方程的依次是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阳虚证和气滞证未能进入方程。结论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按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求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表达的规律及其与中医证类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P、UAP和AMI各型患者和不同中医证类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结果UAP组和AMI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D11b、CD18显著高于SAP组,SAP、UAP、AMI组之间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D11b、CD18表达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AMI组血瘀证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D11b、CD18的表达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表达明显上调,其增加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类型及是否合并中医血瘀证有关.  相似文献   
87.
脓毒血症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是急诊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中医药全程参与,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逆转多脏器功能不全,可以提高急危症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8.
罗翌  叶烨  梅广源  严夏  钟世杰  李俊 《新中医》2005,37(5):44-4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为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气虚血瘀证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89.
中药直肠给药在急症中的应用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方法。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不经过胃、肝脏而直接进入血循环,既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又避免了肝脏的滤过作用,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目前,诸多医学者将直肠给药作为一种全身疾病的给药方式,并且将之应用于许多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取得丰硕的成果。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有关中药直肠给药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资料,探讨在急诊医学中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总结出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90.
李际强  罗翌  严夏 《江西中医药》2005,36(12):47-47
1病例资料黄某,男,46岁,因“反复发热3日”而于2005年3月9日来本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曾到非洲工作,当地正流行疟疾,于2月27日回国,回国后又至广西工作1周,返回后即3月6日出现发热,当时有畏寒,伴全身酸软,头痛,无寒战,无鼻寒流涕,无咽痛,无咳嗽咯痰,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而于当地诊所就诊,查血常规示:WBC5×109/L,N0.823,PLT86×109/L。以泰诺等口服对症处理,效果不佳,仍有高热。于3月7日至他院就诊,测体温为39.5℃,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达力新抗感染,鱼腥草注射液清热化痰,并静推来比林退热,经治疗后热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