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不同年龄小儿七氟烷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七氟烷全麻患儿120例,根据年龄分为1~2岁、3~5岁及6~12岁,每组各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1组、B2组、B3组,n=20)和对照组(C1组、C2组和C3组,n=20)。患儿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后B组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C组静注等容积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及出PACU(T5)时点血流动力学、呼吸变化,记录躁动程度及发生率、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4h及8h Ramsay镇静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B组患儿T2~T5时点的SBP、DBP显著下降(P<0.05),T1-4时点HR显著下降(P<0.05);与C组相比,B组患儿T1-5时点SBP显著下降(P<0.05)。与C组相比,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B2组、B3组术后重度躁动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但B1组、B2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1),且B1组PA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B组患儿术后4h镇静评分较C组显著增加(P<0.05),且术后嗜睡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30μg/kg布托啡诺能安全、有效治疗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不延长6~12岁患儿苏醒时间和3~12岁患儿PACU停留时间,但增加术后嗜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对晚期肾癌患者不同转移灶的有效性。方法:晚期肾癌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3岁。其中7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现复发或转移,4例为发现‘肾癌时已不能完全切除所有病灶仅作息肾切除,1例。肾穿刺证实为。肾癌但未能行手术。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癌。均以舒尼替尼作为一线药物,采用单一用药,口服50mg/d,每4周停2周者7例,口服37.5mg/d连续用药者5例,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平均服用舒尼替尼35周。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3例,无完全缓解病例。客观反应率25.0%,疾病控制率75.0%。缓解病例多为局部复发及肺转移病灶,进展病例均为骨转移病灶。常见的不良包括手足皮肤反应、皮疹、食欲减退、疲劳乏力、骨髓抑制、味觉变化等。多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有效,不良反应较轻,但其对不同器官组织转移灶的有效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临床中使用呼吸机时常见的报警类型和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为ART妊娠妇女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ART的妊娠妇女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三次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在我院产科门诊做系统保健的110例自然妊娠妇女作对照分析。结果:妊娠早期ART妊娠妇女的焦虑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89,P<0.05);妊娠晚期ART妊娠妇女的焦虑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219,P<0.01);妊娠早期ART妊娠妇女抑郁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76,P<0.05);妊娠晚期ART妊娠妇女抑郁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83,P<0.01)。结论:ART妊娠妇女心理健康明显低于自然妊娠妇女,加强对ART妊娠妇女心理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按入院号的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100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产妇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中的实施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6.
罗宏  吴军  邹意琼 《中国药师》2013,16(8):1144-1147
目的:制备法莫替丁注射液.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处方工艺进行研究,并将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中试的三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长期试验.结果:最佳助溶剂、活性炭浓度和灭菌温度分别L-门冬氨酸、0.01%和115℃保温30 min.结论:按该方法制备的法莫替丁注射液,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7.
余春梅  周成林  徐洁  陈兰  罗宏  蒲道俊 《中国药房》2013,(14):1274-1276
目的:研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的溶出度,并考察其与上市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ⅩC第一法,以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检测波长273nm;生物等效性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18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受试制剂)与片剂(参比制剂)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HP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在15min时的累积溶出量>85%,异丙安替比林相似因子(f2)=85;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103.2±11.3)%、异丙安替比林(108.0±29.5)%、咖啡因(110.1±48.3)%。结论:两种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体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 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gamma( cPKCgamma)在低氧预适应(HPC)调节小鼠脑缺血皮层内脑衰反应蛋白-2(CRMP2)水解和磷酸化中作用。方法 利用雄性BALB/c小鼠(18-22g) HPC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借助蛋白印迹、免疫共沉淀和免疫组化等生物化学技术,观察cPKCgamma激活对小鼠缺血脑皮层内CRMP2蛋白水解程度(BDP)和磷酸化水平(p-CRMP2)、cPKCgamma-CRMP2相互作用和皮层缺血半影区内p-CRMP2阳性细胞数的影响。结果 我们发现,HPC显著提高缺血脑皮层半影区内p-CRMP2水平,降低BDP产物形成,而侧脑室注射cPKCgamma抑制剂Go6983(6nM)可明显解除HPC对半影区内CRMP2蛋白水解和磷酸化的调节作用;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cPKCgamma激活程度参与HPC对缺血脑皮层半影区内cPKCgamma-CRMP2相互作用的调节;同时,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cPKCgamma激活与HPC提高脑缺血半影区内p-CRMP2阳性细胞数有关。结论 cPKCgamma参与HPC对小鼠缺血脑皮层内CRMP2水解与磷酸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
罗汉果生长曲线及种子与果实生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果实生长曲线方程;研究种子与果实的相关性,为罗汉果栽培与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伯林3号为材料,对单果重、纵横径进行函数生长曲线拟合;对发育阶段和成熟后的果实中的种子与果肉重、横径×纵径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生长曲线回归方程经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重、种子数与果肉重相关性不显著,而与横径×纵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生长曲线属于倒数甬数,果实前30 d生长迅速,应着重加强水肥管理;果实正常发育成熟需要达到一定数量饱满的种子,并种子影响果实的体积大小、果形.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希森美康SP1000i血液学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原理、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