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215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484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4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了解南通市18周岁以上居民常见慢性病的流行情况,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62 526名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了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6.92%、8.17%、2.21%、1.81%、39.77%、10.09%,城市主要慢病患病率均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517.7022、384.8696、13.1766、13.5224、314.8,P<0.05),女性的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值分别为71.4890、4.3939、14.5542、171.53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χ2值分别为6317.89、1 053.55、258.14、1 106.05、79.62,P<0.05)。结论南通市成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大健康四大基石的宣传教育,并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筛查。  相似文献   
972.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心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死亡率最高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即使目前的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该病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而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故深入研究影响AMI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导致AMI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和泵衰竭,多见于梗死面积大的患者,故对心肌梗死面积估测方法的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1]。2002年,Brown[2]等的研究结果提示GDF-15的血浆水平与女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由此开始出现一系列GDF-15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本文对GDF-15与AMI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讨大鼠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正常饲养;B组,单纯牙周结扎;C组,单纯高脂饮食;D组,牙周结扎+高脂饮食。3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同时,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做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    (1)牙周结扎大鼠磨牙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吸收。(2)各组大鼠血清T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HDL-C和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大鼠,且D组大鼠血清CHO浓度高于C组(均P < 0.05);C、D组HDL-C和L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高脂喂养和磨牙牙周结扎可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牙周炎可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比较血液单核细胞(monocytes,Mo)、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PM)和肝脏枯否细胞(kuffer cells,KC)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吞噬能力的差别。方法:3只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培养Mo、AM、PM和KC;荧光素标记Aa,以感染复数25∶1的比例感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0.5、1.0、1.5h时吞噬细菌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计算吞噬指数。结果:1.5h内,随着孵育时间增加,AM和PM对Aa吞噬能力逐渐升高,Mo和KC的吞噬能力在1h达到高峰;Mo、AM、PM和KC吞噬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孵育0.5h吞噬指数AM、PM>Mo、KC,1.0h时AM>PM>Mo、KC,1.5h时AM>PM>KC>Mo。结论:不同部位单核/巨噬细胞对Aa的吞噬能力不同,可能是造成牙周病对不同部位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5.
牙龈退缩常伴有牙颈部的磨损和釉牙骨质界的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龈退缩的诊断和治疗都将变得十分复杂。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确定釉牙骨质界具体位置的技术.同时基于此技术,通过牙周和修复治疗纠正患者的牙龈退缩。利用此技术.可将对侧同名牙或邻牙釉牙骨质界的位置拷贝至治疗牙的表面。治疗过程中,12名患者的25个龈退缩位点均使用复合树脂重建釉牙骨质界.采用冠向复位瓣术(联合或不联合结缔组织瓣移植术)覆盖根面。2年后.共有20个(80%)退缩位点出现了完全的根面覆盖.龈退缩显著减小(24mm.P〈00001)。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探讨个性化调节双源双能CT(DSDE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胃镜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对30例采用常规方式(注射对比后40s及70s扫描,常规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testbolus,TB)方法行增强CT扫描(TB组)。对TB组图像进行MIP和VR重建,观察胃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变异情况。将两组术前CT诊断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二者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随机选取30例于16排CT(16排CT组)和27例于64排CT(64排CT组)接受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比较TB组、16排组及64排CT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常规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66.67%(20/30),N分期准确率为76.67%(23/30);TB组T分期准确率为63.33%(19/30),N分期准确率为70.00%(21/30),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组中,胃左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显示率均为100%(30/30),胃右动脉显示率为80.00%(24/30),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变异率为13.33%(4/30)。TB组辐射剂量低于16排组及64排CT组(P均<0.001)。结论 采用TB技术行腹部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可清晰显示胃周血管。DSDECT具有低辐射剂量的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77.
目的观察应用四步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胸腰椎原发性或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15个椎体行四步法PVP,术后依疼痛缓解程度6级评定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在24~72 h内疼痛得到缓解,15个椎体骨水泥充盈良好,骨水泥渗漏6个椎体,其中2个椎体前方渗漏,2个椎体侧方渗漏,2个腰椎椎体后方渗漏,行CT检查对硬膜囊轻度压迫,但无神经症状。无心肺栓塞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3个月死亡1例,6个月死亡2例,12个月死亡4例,死因均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无原病变椎体肿瘤复发。结论四步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简单快速、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8.
艾滋病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由高危人群通过脆弱人群经性途径向普通人群扩散已经成为主要的问题。了解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为针对性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现将艾滋病不同类型人群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HIV感染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比较单纯氯普鲁卡因与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日间肛肠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日间肛肠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硬膜外腔用药为氯普鲁卡因,B组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观察麻醉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变化情况、肌松程度、术后30分钟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B组痛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术后30分钟VAS评分低于A组;B组的肌松程度强于A组;给药后15分钟,A组的收缩压与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而B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日间肛肠手术硬膜外麻醉时镇痛时间长于单纯氯普鲁卡因,而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涂层人工血管由于使用具有细胞毒性的交联剂如乙醛和甲醛,植人体内可带来一些副作用从而影响人工血管的愈合。为减少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作者进行了热交联胶原涂层的机织涤纶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将牛胶原蛋白浸渍涂层涤纶人工血管内外壁并使用热交联固定,通过血管壁渗水率,形态学以及力学性能等体外试验评价热交联胶原蛋白涂层人工血管是否达到人工血管植入前标准。结果结果显示未涂层人工血管管壁渗水率在经过胶原蛋白涂层和热交联后降低了99%,达到了植入时不漏血的目的。胶原蛋白涂层占重(297±23 mg/g)较InterGardTN血管的涂层重量(313±25 mg/g)稍低一些。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热交联胶原蛋白涂层人工血管可操控性好,渗水率低。同时在体外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