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新的医学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利用网上资源,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究,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现代化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发现、研究性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在医学教学上创造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交互的崭新环境,促进师生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32.
操探讨返流性肾病的发病与免疫致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全血体外培养法,对12例返流性肾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活性化抗原CD69、CD71和HLA-DR。结果:在分裂原PDB或PHA刺激下,正常组淋巴细胞与Control组对比,CD69+、CD71+、HLA—DR十显著增殖(P<005),返流性肾病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CD69除外)。结论:返流性肾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失调,与该病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反义核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分成A组(假手术组)、B组(硬化组)、C组(正义核酸组)、D组(无义核酸组)及E组(反义核酸组)5组,每组6只.采用右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成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第8周各组大鼠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在给药7 d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r-κB p65)、ca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E组NF-κB p65、caspase-3的表达及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与B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 NF-κB反义核酸通过肾动脉给药可直接抑制肾组织NF-κB的表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的紊乱及意义。方法:对3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不同病期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肾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a[LP(a)]均较缓解期及正常儿童升高(P<0.01或<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与正常组无差别(P>0.05)。缓解期TC,TG,LDL-C恢复正常,但HDL-C,apoA1,ApoB100高于正常组(P<0.05)。LP(a)含量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712,P<0.01)。结论:肾病活动期脂代谢紊乱,载脂蛋白水平对揭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2只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组、高氧+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L)]组、高氧+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H)]组。BPD组、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新生大鼠暴露于850 mL/L氧气中,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分别于高氧暴露后1、3、7 d给予800 IU/kg、2000 IU/kg rhEPO皮下注射,对照组和BPD组注射等量9 g/L盐水。实验开始后3、7、14 d记录各组体质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肺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检测肺组织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磷酸化NF-κB(pNF-κB)、抑制蛋白(IκB)及Caspase-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1.BPD组新生大鼠14 d时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8.97±3.21)g比(27.97±2.3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新生大鼠体质量[(24.16±2.15)g、(26.04±1.97)g]均显著高于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PD组3 d肺泡间隔有少量炎性细胞渗出,7 d更为明显,肺泡腔有渗出,14 d出现肺泡数量减少,肺大疱形成,间隔增厚,RAC明显减少(5.50±1.29比14.33±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RAC值在14 d均明显高于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PD组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荧光强度增强,给予EPO处理后可减少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目,荧光强度减弱。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PD组pNF-κB p65及Cleaved Caspase-3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κ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PD组比较,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pNF-κB p65及Cleaved Caspase-3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κB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PD组IL-1β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EPO(L)组和高氧+EPO(H)组IL-1β表达则显著低于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PO能通过NF-κB途径抑制细胞炎性反应,减轻高氧诱导的肺组织凋亡,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在阿霉素(ADR)肾病大鼠模型中,探讨过表达Smad 7对肾病蛋白尿及其病理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用单次尾静脉注射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通过构建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性Smad 7基因,单侧肾动脉灌注转染Smad 7至靶肾脏。用荧光显微镜检测Smad 7重组腺病毒的转染效果,用邻苯三酚红比色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HE染色检测各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①用6.5 mg/kg ADR一次性尾静脉注射SD大鼠可成功构建肾病模型;4周末似微小病变型肾病。②单侧肾动脉灌注能有效将介导Smad 7的重组腺病毒转染至大鼠靶肾脏。③4周末肾病重组腺病毒(Ad-Smad7)组尿蛋白(38.4±6.0)较ADR组(69.58±10.63)减少(P <0.05)。④荧光显微镜显示肾病Ad-smad7组大鼠靶肾中,Ad-Smad7主要在肾小管表达,肾小球表达少。⑤肾病Ad-Smad7组肾脏病理改变轻微,肾病Ad-GFP组、ADR组病理较严重,出现类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慢性肾脏病病理表现。 结论  单侧肾动脉灌注有效地使重组腺病毒介导的Smad 7转染至大鼠靶肾脏,使Smad 7在该肾过表达,可减轻肾病大鼠蛋白尿,并改善阿霉素肾病病理。

  相似文献   
37.
返流性肾病患儿淋巴细胞体外活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流性肾病患儿淋巴细胞体外活化观察纪泽泉柳文鉴曾耀英荪红返流性肾病(RN)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与免疫损害有关。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从RN外周血淋巴细胞体作者单位: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纪泽泉);暨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柳文鉴),组织移植与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肾小球硬化与肾组织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的关系 ,以及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 (RAS)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  3 0只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 ( 6mg/kg)尾静脉注射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肾小球硬化组 (D组 ) ,肾小球硬化苯那普利治疗组 (DB组 )和肾小球硬化芦沙坦治疗组 (DL组 ) ,每组各 10只 ,另 10只为假手术组 (C组 )。治疗6周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基因水平检测肾皮质ET -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 ,Western蛋白质印迹测ET-1和iNOS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含量。结果 D组出现明显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 ,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肾皮质ET -1mRNA和蛋白比对照组分别上升 2 5 8倍和 1 83倍 ,iNOSmRNA和蛋白上升3 2 8倍和 2 15倍 ,肾皮质Fn也明显上调。应用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治疗 6周后 ,血、尿生化改变明显改善 ,病理改变减轻 ,ET -1、iN OSmRNA和蛋白表达及Fn水平降低 ,多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肾组织ET -1和NO在肾小球硬化早期起重要作用 ,通过苯那普利和芦沙坦阻断RAS ,能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与ET -1及NO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反流性肾病患儿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反返流性肾病(R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FCM),应用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法,利用单顾隆抗体测定12例R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膜抗原,从而分析RN患者T淋巴亚群及茯活化情况。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正常组相仿,CD8增高,CD4/CD8比值低于正常;T细胞CD25高于正常,T细胞亚群活化表达CD3CD245、CD4CD25、CD8CD25  相似文献   
40.
本文探讨"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使学生临床思维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表明这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