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认为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现有的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五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等都是为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状态所采用的认识病机的方法。中医病机,实质上是指以中医的视角和思维认识从健康到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而气为一元与阴阳、藏象、气血津液、六经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联合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5-FU+EPI+CTX,FEC)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FEC(CTX 0. 6 g·m~(-2),d1,EPI 100 mg·m~(-2),d1,5-FU 0. 5 g·m~(-2),d1)方案化疗,同时服用消癌解毒方制剂,连续服用2个周期,对照组单纯进行FEC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肿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相当,治疗后研究组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EA,CA153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 0. 05);两组治疗前胸胁不适、潮热盗汗、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睡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消癌解毒方联合FEC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基于癌毒病机制论的临床验方——消癌解毒方的益气养阴组分药—太子参和麦冬对肝癌大鼠血清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益气养阴组(n=10)。给予模型组与益气养阴药组大鼠0.01%DEN(Sigma,纯度为99.9%,蒸馏水配制)溶液自由饮用8周后,停药2周,期间改为普通喂养,继续给药喂养6周。益气养阴组大鼠于第4周同时给予2.75 g·kg~(-1)·d~(-1)的太子参、麦冬水提液灌胃,每周6 d。模型组于第4周同时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1 mL/d,每周6 d。大鼠于第16周灌胃结束后全部处死,取血清样本。将3组血清样本进行TMT肽段标记,质谱鉴定,应用KOBAS软件分析三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结果:共鉴定到1151个蛋白点。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共234个,包含正调控蛋白151个,负调控蛋白83个。益气养阴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共116个,包括正调控蛋白47个,负调控蛋白69个;对差异表达蛋白对应基因于PUBMED数据库逐一进行检索,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与代谢、免疫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周期与凋亡、肿瘤转移、肝再生修复等均相关。信号通路分析涉及PPAR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等多条代谢相关通路。免疫相关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癌基因相关如Ras、PI3K、P53通路等的调控,分析结果亦提示有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自噬,细胞黏附分子,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等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证实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法作用于肝癌大鼠有多靶点,多中心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医肿瘤学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分析中医肿瘤学在理论创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明确现代科技进步对中医肿瘤学发展的助推作用,同时也看到中医肿瘤现代化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纵观中医肿瘤学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医辨治优势,在遵循中医肿瘤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理念,积极推动科研模式的转变和方法学的创新,始终以提高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方向,使中医肿瘤学现代化发展真正做到有机融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05.
中医药表型组学是研究传统中医药学的新兴学科。“表型”“表型组”和“表型组学”等作为舶来术语名词,与传统中医药学原创术语的结合衍生出中医表型、证候表型、证候表型组、证候表型组学、复方药物表型组学、方剂组学等新术语。近年来,学者们在中医药表型组学研究中对相关术语进行了概念诠释,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概念错位、术语误用、观点各异等问题,故为了构建中医药表型组学研究体系,有必要对中医药表型组学相关术语释义与应用进行正本清源与深度剖析,以期在学科发展之初即建立统一的概念及术语,为中医药表型组学的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抗癌扶正方(KFP)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抗癌扶正方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及对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抗癌扶正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尤其以1,10 mg/mL剂量组的效果最佳,作用程度与化疗药物类似。结论抗癌扶正方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其机理在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7.
鬼箭羽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夏卫军  程海波  张莉 《陕西中医》2001,22(8):505-507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鬼箭羽水益液治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结果 :能延缓实验性 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增长 ,降低血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提示 :鬼箭羽不但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 ,而且还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8.
抗厥注射液治疗休克(厥脱)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厥注射液治疗休克(厥脱)的临床和实验药理作用.方法临床研究针对休克(厥脱)气滞络瘀、内闭外脱病理特点,采用具有行气活血、开闭固脱功效的药物研制成抗厥注射液,治疗休克(厥脱)89例,并随机设对照组77例;实验研究建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观察抗厥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作用机理.结果抗厥注射液具有迅速升压、稳压效应,随着血压的回升,主症很快消失,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8%,对照组为77.9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厥注射液有迅速升高血压效应,稳压时间长,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组织缺血缺氧,降低体内产生皮质醇、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等内源性致伤因子,降低重要脏器脂质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9.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防治过程发挥作用的3个主要阶段包括癌前病变期、协同治疗期、临床康复期。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虚、毒、湿、热、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毒蕴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脾气亏虚是发病之本,癌毒内蕴是病机关键。癌前病变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脾气亏虚”,协同治疗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临床康复期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毒”。针对结直肠癌3个主要阶段的病机及其证候特点,制定相应治则治法,构建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体系,对指导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本团队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术思想,建立癌毒病机理论,并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本文提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瘀毒蕴结精室;病位在精室,与肾、膀胱密切相关,并涉及肝、脾。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中,抗癌解毒为核心,补益脾肾为根本,清热化湿、祛瘀散结为关键,佐以疏肝理气,同时,强调整体辨证,以平为期,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阐述前列腺癌的辨证治要,突出癌毒病机理论在治疗本病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医药辨治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