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肿瘤有数千年历史,且疗效确切。中医药防治肿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辨证论治,通过中药复方,在干预癌前病变、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转移复发、抗肿瘤多药耐药、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色。本文结合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中医药防治肿瘤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本学科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向,界定中医肿瘤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以"融合、创新"为中医肿瘤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加强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为中医肿瘤学科发展和复兴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养阴清热、宣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组63例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55例,观察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2%,临床治愈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20%、83.64%(P<0.05);治疗组的类风湿因子滴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清络通痹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紊乱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6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63例,并与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55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52%,临床治愈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分别为0、20.00%、83.6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清络通痹颗粒有明显副作用。结论:清络通痹颗粒安全有效,是颇有前景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上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 1998年~ 2 0 0 2年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合并癫痫发作 4 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4例患者中 ,男 2 9例 ,女 15例 ,年龄 5 0岁~ 82岁。全部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神经系统检查。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 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按发生的时间、癫痫发作分为两型 :在脑卒中 14d内发生的为早期发作型 ;脑卒中 14d后发生的为迟发型。癫痫的诊断标准根据 1985年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的分类[1] 。1.2 CT及MRI检查 …  相似文献   
5.
胰敏胶囊治疗X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滋养肝肾、平肝降火、化痰消瘀的胰敏胶囊 ,观察其对X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 0 %的果糖水喂养Wistar大鼠 6周后检测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 ,空腹血糖 (FPG)、血清胰岛素 (FINS)、甘油三酯 (TG)和游离脂肪酸 (FFA) ,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 (EIR) ,胰岛素钳试验下的葡萄糖输注率 (GIR)和股四头肌放射性葡萄糖摄取率 (GUR) ,作为治疗前数据。给予胰敏胶囊 ,同时以罗格列酮对照治疗 4周 ,重新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造模大鼠的血压从 3周起即明显升高 ,与空白组大鼠血压的差异逐渐增大 ;FINS、TG和FFA升高 ,而OGTT减低、GIR和股四头肌GUR明显下降 ,EIR高、低亲和力数目均明显减少。胰敏胶囊治疗 4周后 ,血压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均与空白组大鼠无明显差异 ,效果与罗格列酮接近。结论 :胰敏胶囊对果糖诱导的X综合征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EIR数目而提高了X综合征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Extend-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 ℃,进样量2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以正离子模式检测,开展方法学验证和含量测定研究。按照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全方高浓度组、全方低浓度组、药对高浓度组和药对低浓度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组分别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木兰花碱与非洲防己碱在黄连、药对以及全方中的含量分别为:(4.433±0.133)(8.905±0.154) mg/g,(3.545±0.033)(9.170±0.051) mg/g,(5.287±0.038)(13.861±0.690) mg/g。全方组和药对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s的丰度均高于正常组,而全方组和药对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低于正常组。药对高浓度组中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高于其他组。结论 液质联用方法和相关参数简便、可靠,可用于有关成分的含量检测。与单味药中含量相比,经过药对配伍后,非洲防己碱含量增加,而木兰花碱含量则略有降低;经过全方配伍后,2种成分的含量均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实验表明无论是药对还是全方在给药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其可能对调节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黄连-乌梅在消癌解毒方中配伍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白解毒方(SBJDF)抑制结直肠癌(CRC)细胞HCT116增殖的药效及机制。方法 利用参白解毒方(0、0.25、0.5、1、2、4 g·L-1)处理HCT116细胞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组、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形态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C-1探针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参白解毒方对细胞周期,抗凋亡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活力,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诱导HCT116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A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4 g·L-1)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课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下调抗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P<0.05,P<0.01),降低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可下调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激酶α(IKKα)、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p65蛋白(p-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CT116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9.
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虚;而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是癌性疼痛的基本病机,癌毒内郁是病机之关键,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二者因果为患,正气亏虚是癌痛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病位涉及相关脏腑经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标实为主;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是其基本治疗大法,消癌解毒是治疗关键,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胫骨远端骨折有效地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微创技术,经皮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2例。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支持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上,骨折间接复位,螺丝钉予以固定。结果 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2.6~4.8个月,平均3.2个月。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3个月。X线示: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等现象。踝关节功能恢复好。优8例,良2例,可2例。结论 经皮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并能提供踝关节骨折坚强内固定,以便早期功能锻炼,达到良好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