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病友支持模式对初入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的92例初入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按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病友支持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37.1±8.4比44.9±7.5,t=4.747,P0.001;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0.4±7.7比49.0±6.7,t=5.7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友支持模式能有效改善初入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其树立信心,积极应对透析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肝功能代偿期手术切除或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的疗效,以及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A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门脉主支癌栓患者116例,并分为手术组(56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60例),其中TACE组治疗后肿瘤反应评价有效,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TACE+手术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组1例术中死亡(1/56,1.7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ACE组(16/56US7/60,P=0.010)。手术组、TACE组和TACE+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41、15.34、22.01个月,TACE+手术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40)。手术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7%、24.58%、5.67%;TACE组分别为53.91%、27.18%、6.34%:TACE+手术组分别为79.17%、45.83%、16.67%。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硬化、肿瘤位置是患者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肝功能代偿良好可切除者,首治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是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2012年6月就诊的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对各种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讨论。结果: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3例,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上半重复肾肾输尿管切除术7例,异位输尿管囊肿切除术8例。术后获得随访患者35例,随访时间0.5~8年。仅1例患者仍有尿失禁,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患者仍有泌尿系感染发作(每年l~2次),16例输尿管再植患者复查B超患。肾积水较术前减轻。结论:输尿管开口异位多合并有重复集合系统、异位肾脏发育不良、输尿管末端囊肿等上尿路畸形,术前需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部位和相应肾脏功能,据此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对已建立的输尿管结石进展为尿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明确该预测模型是否适用于 临床实践。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17例,其中进展为尿脓毒血症者29例(尿脓毒 血症组),未进展为尿脓毒血症者288例(非尿脓毒血症组)。采用我科建立的预测模型,通过患者性别、功能性孤立 肾、肾积液平均CT值、尿白细胞计数(WBC)及尿亚硝酸盐等指标对2组患者进行尿脓毒血症风险预测,比较预测结 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分别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GiViTI校准曲线带验证预测模型的区分度 和校准度。结果 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4(95%CI:0.804~0.945),能较好地将尿脓毒血 症结局患者区分出来。GiViTI校准曲线带的95%CI区域均未穿过45°对角平分线(P=0.176),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 实际观测概率接近,校准度良好。结论 模型预测输尿管结石进展为尿脓毒血症风险概率的准确性高,有助于提高 此类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筛选能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诱导痰中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指标、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8例AECOPD住院患者,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诱导痰中降钙素原水平,与同期COPD稳定期患者比较.并将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与超敏C反应蛋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等指标行相关性分析;按COPD分级标准分组,比较各组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肺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诱导痰降钙素原水平对判断AECOPD患者F呼吸道细菌感染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学科由我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之一黄友岐教授创立于 1934年 ,195 4年起即受卫生部委托为全国各地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神经病学骨干 ,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一版和第二版 ,1974年起主办《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杂志 ,较早确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95 6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8年恢复招生 ,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 0 0 0年获准为博士后流动站 ,1996年通过国家“2 11重点学科”预审后 ,学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现已成为湘雅医院最强势的学科。在新世纪伊始 ,学科主任杨期东…  相似文献   
69.
街头兴起算命族东方风来满眼春。春天里有余寒也有残雪。解放初期已基本消灭、近几年来死灰复燃的算命活动,如同沉渣泛起,最近又在大大小小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且生意日渐兴隆。在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的一些繁华地段和大公园活跃着一群群的算命族。看着这些“阳光下的阴...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Rb对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和电穿孔法将p53,Rb单独或联合导入膀胱癌细胞株T24中,Northern杂交等证实外源目的基因的表达后,观测并比较不同转染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水平和成瘤性等。结果:获得p53、Rb单独和联合转染的T24细胞,Northern杂交等证实T24细胞中p53失活而Rb正常,转入的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和Rb基因均被表达。与未转染的对照组T24细胞相比,转入p53的细胞其生长速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受抑制,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丧失;而只转染Rb的细胞除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有所降低外,细胞生长和增殖未受明显抑制。结论:外源野生型p53能抑制T24生长并降低基成瘤性,增加Rb的表达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53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外源Rb基因导入与否无明显关系,Rb表达水平正常的膀胱癌细胞其异常增殖可能与Rb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