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在小动物如兔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上经股动脉入路进行椎-基底动脉选择性插管和血管造影的可行性,为在椎动脉内选择性注入具有扩张血管功能的基因药物来防治脑血管痉挛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动物模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示踪图指引下,应用超选择性导丝导向技术将微导管选择性插入痉挛兔左侧椎动脉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判断血管痉挛的程度。结果 在家兔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上成功完成左侧椎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可以有效地判断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基底动脉病理学检查进一步证实血管痉挛的发生。结论 本研究表明微导管可以选择性插入血管痉挛兔的椎动脉内,应用此技术可进一步在兔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上选择性动脉内注入具有扩张血管功能的物质。  相似文献   
52.
Spetzler-Martin Ⅲ级以上脑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Spetzler-MartinⅢ级以上脑动静脉畸形(AVM)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至1999年4月采用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9例Spetzler-MartinⅢ级以上脑AVM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脑AVM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完全栓塞2例。大部栓塞2例,不全栓塞5例。其中4例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无死亡及手术所致并发症。5例栓塞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随访22-28个月,经MRI和MRA检查提示AVM闭塞3例。缩小2例;5例患中临床症状恢复良好4例,中度致残,生活能自理1例,无再出血和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Spetzler-MartinⅢ级以上脑AVM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3.
为评价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美国八所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中心联合进行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基因芯片技术建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筛选与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1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液单核细胞,提取总RNA,与含22215个人类基因的Affymetrix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荧光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检测的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共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5个,差异水平均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35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信号传导相关基因有7个,其中上调基因5个,下调基因2个。【结论】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是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策略,多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参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5.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蛋白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方法】采集12例血清蛋白样本(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脑挫裂伤患者4例及正常成人本4例)用不同的CyDye染料交叉标记后依次进行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发现胶号为1119的蛋白质点,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比正常成人组表达升高1.82倍(P<0.05),而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与正常成人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结合珠蛋白。【结论】结合珠蛋白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及扩张。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可吸收聚合物弹簧圈--Matrix可脱弹簧圈(Matrix detachable coils,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atri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22个动脉瘤),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2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其中17个行单纯Matrix栓塞,5个采用支架瘤颈成形术结合Matrix栓塞).100%致密填塞15个(68%),95%填塞4个(18%),90%填塞3个(14%).1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例弹簧圈尾端脱入毗邻的血管,1例载瘤动脉闭塞.10例患者术后4~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随访,均无动脉瘤复发及明显载瘤动脉狭窄,8个动脉瘤体积缩小.18例均进行临床随访(1~12个月),2例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Matrix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预防动脉瘤复发并可减轻占位效应,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确切的兔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方法 25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6只,对照组;B组9只,SAH后4天组;C组10只,SAH后7天组。全麻下,B组、C组动物经枕大池穿刺注入自体动脉血和凝血酶,对照组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以Luzczak标准判定脑血管痉挛程度,脑血管造影证实B组、C组中,Ⅱ级、Ⅲ级、Ⅳ级各级动物所占比例分别是14.3%、28.6%、57.1%、28.6%、28.6%、42.8%。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建立稳定、确切的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膜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切除的脑膜瘤标本76例,其中Ⅰ级40例,Ⅱ级24例,Ⅲ级12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TOR、VEGF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TOR、VEGF阳性蛋白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为浅黄色至深黄色颗粒样物质.Ⅰ、Ⅱ、Ⅲ级脑膜瘤mTOR、VEGF的表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3L(P<0.05);脑膜瘤mTOR、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40,P=0.0000).结论 mTOR、VEGF的表达与脑膜瘤的病理级别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s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pathological grading of meningiomas. Methods Seventy-six specimens of meningiomas, performed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5 to August 2010, were chosen, in which, 40 were of WHO grade Ⅰ, 24 of WHO grade Ⅱ, and 12 of WHO grade Ⅲ.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VEGF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udied with SABC method. Results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VEGF mainly located in cytoplasm of meningioma cells, and these proteins were granular materials colored from pale yellow to dark yellow.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VEGF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meningiomas of grade Ⅰ,Ⅱ and Ⅲ (P<0.05);the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VEGF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0.440, P=0.000).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and VEGF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umor grades.  相似文献   
59.
60.
局部脑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ic cerebral vascular spasm,S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题。传统方法包括升压、扩容、稀释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疗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大约40%的病人仍然无效。1984年,Zubkov等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瘤破裂SAH后SCVS,取得较满意疗效,但只能扩张大的、近端的痉挛动脉,对远端、小的或弥漫型的脑血管痉挛则无能为力,使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