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厦门市售食品中铝残留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厦门市售6类食品,按GB/T 5009.182-2003方法检测,据GB 2760-2011判定.结果 监测的6类169份食品中,小麦粉及其制品铝检出率75.0%,水产品及其制品检出率95.2%,其余4类食品检出率均为100.0%.膨化、焙烤和虾味片类食品未检出超标样品,其余3类食品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油炸食品(82.4%)>水产品及其制品(76.2%)>小麦粉及其制品(18.2%).结论 厦门市售部分食品存在严重铝污染,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内舒血管物质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VAsP-P)水平评估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方法:以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血小板聚集试验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患者血小板内VASP-P,通过Kappa检验比较2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以确定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行性.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21.05%,与比浊法的结果相比,2种方法的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513,P=0.001).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血小板内VASP-P水平是一种可靠的鉴定氯吡格雷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类型分为出血性脑卒中组(n=100)和缺血性脑卒中组(n=150); 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水平,并依据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水平; 采用 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组sLOX-1水平(1.56±0.23 ng/mL)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0.48±0.11 ng/mL)(P<0.05); 不同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患者均在7 d内sLOX-1水平逐渐升高,且第7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P<0.05); 大量出血组相同时间点sLOX-1水平高于小出血量及中出血量组(P<0.05); 重度组相同时间点sLOX-1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组(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sLOX-1水平上升可以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1.943,95%CI=1.642~2.238,P=0.000)。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关,有望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因子组合FL+TPO+SCF+IL-6对脐血CD34 +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方法采用Mini-MACS分离纯化出CD34+细胞, 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集落形成试验等动态测定细胞扩增情况.结果培养4周后,FL+TPO+SCF+IL-6组细胞总数、集落形成数均比扩增前显著增加(P<0.05),并且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Th y-1+细胞;SCF+IL-3+IL-6+GM-CSF+EPO组在第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第4周时集落形成数、CD34+细胞基本检测不到.结论与经典因子组合SCF+IL-3+IL-6+G M-CSF+EPO相比,因子组合FL+TPO +SCF+IL-6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是一个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制备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B(ureB)单克隆抗体并鉴定。 方法: 以Hp重组纯化蛋白ureB为抗原,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ureB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免疫学活性,用双抗夹心的IRMA法检测不同单抗是否识别相同的表位,并用于检测Hp感染。 结果: 获得两株识别不同表位的ureB单抗杂交瘤细胞,可测得Hp 感染的相关抗原。 结论: 抗ureB单抗可特异性与Hp结合,可用于建立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7.
对39例狼疮肾炎(LN)患者行肾活检,分析累及血液系统者和未累及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发现血液系统受累者常伴有发热,血清补体C3降低更明显,ds-DNA滴度较高,与未累及者比较,前两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血液系统受累者肾脏病理以Ⅵ型为主,但与同型未累及者病理特点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当患者同时出现发热及C3降低并ds-DNA滴度较高时,应考虑同时存在.肾脏及血液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急诊PCI术前及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而研究组患者于急诊PCI术前及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术前及术后2 h、24 h、3 d、7 d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及术后24 h、3 d、7 d、30 d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7 d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3 d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30 d两组患者血浆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 d和7 d研究组患者血浆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内两组患者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TIMI分级,降低血浆CRP水平,且起效时间更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