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肿瘤学   2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自制微切割工具切割石蜡组织行PCR-银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切割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系统对欲选取的材料(组织、细胞群、细胞、细胞内组分或染色体区带等)进行切割分离并收集用于后续研究的技术。该方法尽可能地排除了背景细胞的干扰,大大提高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精确度。近年来,微切割-PCR-银染技术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还有一定难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令人满意。国外也有多种微切割-PCR技术的报导,但多以激光捕获微切割(LCM)为主,仪器设备昂贵,推广较困难。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EB病毒(EBV)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hu-PBL/SCID)体内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检测诱发瘤的免疫标志和人特异性Alu序列,确定EBV诱发肿瘤的性质、类型和来源。方法 从无偿义务献血员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PBL)并将人PBL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再经腹腔注射EBV悬液进行实验感染。观察4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取小鼠体内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原位分子杂交。结果 在34只存活的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中,有24只小鼠诱发出肿瘤。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呈结节状实体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大,弥漫排列,为大裂一无裂混合细胞,伴有浆样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核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核内可见成群或散在的EB病毒颗粒。诱发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阳性,B细胞标记CD20(L26)阳性,T细胞标记CD3(PSI)和CD45RO(UCHL-1)全为阴性。以人Alu序列为探针标记地高辛进行原位分子杂交,肿瘤细胞核显阳性信号。结论 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建立了EBV诱发性肿瘤模型,病理分类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大裂-无裂混合细胞型),肿瘤起源于移植的人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较快,胃癌标记物的发掘和应用对于深入探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区别良恶性病变,判断疗效和预后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4.
环孢素A对稳定EBV诱发淋巴瘤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hu-PBL/SCID嵌合体小鼠发生移植物和抗宿主反应(GVHR)的抑制作用,建立稳定的EBV诱发淋巴瘤动物模型,方法:从健康成人新鲜外周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将之移植到SCID小鼠腹腔中,实验感染EB病毒,腹腔注射CSA,并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人sIL-2R水平。结果:环孢素A组(14只)无1只小鼠因GVHR而死亡,而其余3组共39只小鼠有15只因GVHR而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7d,死亡率分别为55.56%(5/9例)、30.43%(7/23例)、42.86%(37.7例),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环孢素A组在不同时间sIL-2R含量较稳定,而实验感染组sIL-2R水平有逐渐升高趋势,环孢素A组与实验感染组同一时间比较15d和22d时sIL-2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渡过急性GVHR期而存活的38只SCID小鼠中,共有24只形成肿瘤。结论:CSA可显著抑制hu-PBL/SCID嵌合体小鼠GVHR的发生,对稳定建立EWBV诱发淋巴瘤动物模型具有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5.
染色体的变化可使编码序列直接改变 ,或是对某些基因的调控异常 ,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 ,最终形成肿瘤。本文就胃癌细胞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作一综述 ,这对阐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131I标记PNA对裸鼠移植性人胃癌的靶向定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利用配基-受体亲合原理进行肿瘤靶向定位研究,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观察花生凝集素(PNA)的 放射受体定位能力和规律,结果表明:放射性碘标记PNA与肿瘤细胞凝集素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新合力,胃癌组织能够选择性地聚积^131I-PNA。经腹腔注入^131I-PNA后第7天,肿瘤组织与血液和正常 组织的放射性强度之比分别是7。35和4.21。ECT显像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积聚。本实验提示核素标记P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检测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细胞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H),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7q31.1区域等位基因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探索胃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不同阶段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 在胃癌及胃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上行显微切割,获得胃癌及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用高密度微卫星标志结合PCR技术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染色体7q31.1等位基因的缺失图谱。结果 发现胃癌染色体7q31.1至少有一个位点存在杂合性缺失的21例,占70.0%(21/30);D7S2459、D7S523、D7S2502、D7S486、D7S480、D7S650、D7S2486各位点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0.0%、6.7%、23.3%、43.3%、26.7%、26.7%、20.0%;缺失图谱分析显示胃癌常见最小缺失区域位于D7S2502~D7S480之间。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至少一个位点等位基因缺失的11例,占36.7%(11/30),其中缺失频率最高的微卫星位点是D7S480为23.3%(7/30);不同程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染色体7q31.1 LOH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染色体7q31.1常见最小缺失区域在D7S2502~D7S480之间,在D7S486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相关的抑癌基因。在胃黏膜癌前病变阶段(不典型增生)可检测出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7q31.1 LOH可能是胃癌发生极早期的分子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精细定位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其常见缺失区域,并初步探讨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q21区域7个高密度微卫星多态性标志结合PCR技术.精细分析了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胃癌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利用X2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初步探讨了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30例胃癌标本中,有18例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占60%(18/30),7个微卫星位点D1S514、D1S2696、D1S498、D1S305、D1S2624、D1S2635和D1S2707的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3.3%、10%、20%、23.3%、33.3%、40%和23.3%.常见高频率杂合性缺失区域位于D1S2624-D1S2707之间,即共同缺失区在D1S2635附近;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原发灶的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没有湿著性意义(P>0.05);但是,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细胞染色体1q21存在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D1S2635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79.
本文应用大肠癌单克隆抗体Hb_3对20例大肠癌、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12例正常成人大肠粘膜和12例胎儿大肠粘膜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大肠癌HL_3反应阳性率是80%,CUC阳性率为41.7%,正常大肠粘膜阳性率是8.3%,胎儿大肠粘膜全为阳性。而且,在CUC病例中,直肠部位CUC的Hb_3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直肠以上部位者,这与大肠癌好发于直肠的事实相符。作者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表达肿瘤相关抗原是先于病理形态改变之前的极早期生化异常,进一步支持CUC是大肠癌的癌前期疾病,这对于CUC的追踪观察以及探讨CUC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0.
病理组织切片细胞核染色使用的苏木素染液种类很多,多数实验通常沿用经典的Harris苏木素。Harris苏木素染液配制比较繁琐,尤其是加氧化剂时的适当温度难于控制,且受气温的影响。如果温度过低,就达不到氧化的效果而影响染色力,如果温度过高,则产生大量气体,使溶液随气体从容器内喷出,并造成过度氧化;当溶液经冷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