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11篇
  免费   6681篇
  国内免费   4444篇
耳鼻咽喉   992篇
儿科学   1118篇
妇产科学   754篇
基础医学   5815篇
口腔科学   1662篇
临床医学   18326篇
内科学   10963篇
皮肤病学   1712篇
神经病学   3048篇
特种医学   53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8篇
外科学   9760篇
综合类   38423篇
预防医学   13977篇
眼科学   1338篇
药学   14466篇
  167篇
中国医学   15583篇
肿瘤学   3560篇
  2024年   834篇
  2023年   2883篇
  2022年   2532篇
  2021年   2236篇
  2020年   2556篇
  2019年   2797篇
  2018年   2840篇
  2017年   1724篇
  2016年   2296篇
  2015年   2432篇
  2014年   6885篇
  2013年   5148篇
  2012年   5810篇
  2011年   6494篇
  2010年   5951篇
  2009年   6072篇
  2008年   5853篇
  2007年   6183篇
  2006年   6216篇
  2005年   6373篇
  2004年   5588篇
  2003年   5080篇
  2002年   4336篇
  2001年   4192篇
  2000年   4557篇
  1999年   4362篇
  1998年   3965篇
  1997年   4074篇
  1996年   4116篇
  1995年   3582篇
  1994年   3214篇
  1993年   2404篇
  1992年   2319篇
  1991年   2024篇
  1990年   1685篇
  1989年   1543篇
  1988年   905篇
  1987年   759篇
  1986年   687篇
  1985年   622篇
  1984年   550篇
  1983年   452篇
  1982年   461篇
  1981年   360篇
  1980年   242篇
  1979年   178篇
  1978年   119篇
  1965年   74篇
  1964年   68篇
  1959年   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系统分析不寐的病因病机,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不寐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用药,发现中医药对不寐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准确辨证,同时治疗和临床用药需更加系统化、标准化,不寐病证候复杂,其病因往往和情志、环境等因素相关,用药多与病因结合,多组方多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黄石、荆门地区产后妇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母乳喂养率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市、荆门市的三所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产妇社会人口特征、孕产相关资料、母乳喂养相关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 023名产妇纳入分析,平均年龄(29.0±5.7)岁。已婚占98.3%,初产占54.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3.9%。研究对象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45.5±12.3)分。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当前不存在乳腺问题(B=2.08,P=0.036)、有母乳喂养经历(B=3.62,P<0.001)、家人提供母乳喂养指导或经验(B=3.20,P=0.001)、丈夫支持母乳喂养(B=5.87,P=0.001)及产后30 min内有医护母乳喂养帮助(B=3.02,P=0.003)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更高。结论 产后妇女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可能与其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经历、社会支持及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有关。应对产后妇女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加强母乳喂养卫生服务提供,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4例2.5~6.0岁的ASD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分为听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听统组应用AIT加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仅用综合干预方法。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a Psycho Educational Profile,C-PEP)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的ABC量表和CARS量表得分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听统组的ABC量表总得分显著下降(t=-2.044,P0.05),尤其是感觉因子和生活自理能力因子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2.075,P0.05);听统组的CARS量表总得分也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5)。研究结束时,AIT组的C-PEP测评升高,月当量较对照组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5)。结论:AIT对ASD患儿治疗有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感觉异常,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AIT是一项干预ASD患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空气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流变学、下肢周径和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为2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粘度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变,缓解肢体肿胀,预防DVT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炎性反应角度,研究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6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12只和手术组24只。手术组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外置管术(PCCP)加高脂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和中药组(C组),每组12只。于造模后12周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截取右颈总动脉;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研究斑块、脂质池情况以及结构;油红(oil red)染色检测斑块中脂质情况; Masson染色检测斑块胶原纤维蛋白情况; TUNEL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显著升高(P0. 01),药物干预后,C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较B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0. 01)。病理学分析发现,与B组相比,C组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面积、数量,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斑块内胶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斑块趋于稳定。结论: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芪丹通脉片能显著下调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小鼠机体炎性水平,通过减少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数量、面积,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胶原纤维蛋白含量而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阿卡波糖片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卡波糖片+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A1c、2hPG、FB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TG、T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在阿卡波糖片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控制血脂、血糖作用更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