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例1:男性,42岁,国家公务员,已婚。个性外向。于2004年下半年,因工作紧张出现失眠、心烦、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做任何事情效率下降、并且有早醒。就医后诊断抑郁症,服用帕罗西汀20mg/d,1周左右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心情改善显著,思维活动“比平时想得多,想得快”,自我描述为“比平时的的状态要好”,唯一不满意的是“阴茎勃起不行”。求助医生后,考虑是轻躁狂的出现,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服碳酸锂,但患者要求仅改善“性问题”。为此,停用帕罗西汀换用米氮平30mg/d,同时联合碳酸锂0.75/d。随后性问题逐渐好转,兴奋的状态也逐渐消失,工作效率正常。一年后擅自停用碳酸锂,仅服米氮平,约1个月后出现入睡困难,但并不觉得累,且觉得精力充沛。性情变得急躁,想法多,咨询医生建议停米氮平,换服碳酸锂,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2.
奥卡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奥卡西平组34例,碳酸锂组36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0.6~1.8 g•d 1,碳酸锂组给予碳酸锂0.5~1.5 g•d 1。两组均联合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用Beck 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观察6周。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奥卡西平组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的BRMS评分均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均P<0.05),减分率显著高于碳酸锂组(P<0.05),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碳酸锂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躁狂发作的疗效优于碳酸锂,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3.
逍遥散是中医调治情志活动异常的经典名方,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它在精神科疾患治疗中运用非常广泛。有些研究已经对逍遥散抗抑郁的神经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而且相关文献近年来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探讨逍遥散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我们对这些文献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了Meta分析(荟萃分析,  相似文献   
44.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45.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 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舒血宁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舒血宁的研究组(A组)和单纯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对照组(B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保持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选用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病情变化.结果:加用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疗效,BPRS评分、SANS减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发现合用舒血宁组在SANS评分差异非常显著(P<0.001),BPRS量表评分有明显下降,但无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较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好,尤其对阴性症状改善更加显著,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7.
王鹤秋  王素珍  金卫东 《浙江医学》2007,29(9):913-915,918
目的评价和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普通剂型治疗门诊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在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按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或普通剂型治疗,在10d内逐步增高剂量至150mg/d,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2例抑郁症患者应用缓释剂,40例应用普通剂型,经6周的治疗后HAMD、HAMA的总分较治疗前均有差异,缓释剂和普通剂型临床治愈率分别是38.00%、35.00%,显效率为66.67%、65.00%,有效率为86.00%、85.00%,无效率为14.00%、15.00%;两组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和普通剂型均是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少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以作为门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178例戒毒者的脱毒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规律,加强戒毒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戒毒效果.  相似文献   
49.
对高职称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查,了解我国精神科医生对双重稳定剂临床应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50.
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剂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剂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或奎硫平之一)治疗,对照组应用碳酸锂联合对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用Beck-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观察6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6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BRM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6周末BRMS评分及减分率、痊愈率分别是(5.4±2.3)vs(7.6±3.9)、(80.9±7.7)vs(73.7±13.6)、75%vs5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副作用相似,组间主要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剂控制躁狂发作的疗效优于碳酸锂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