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尺神经和桡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尺神经和桡神经的阻滞效果.方法 56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Ⅰ、Ⅱ两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两点腋路臂从神经阻滞,Ⅰ组阻滞桡神经和肌皮神经;Ⅱ组阻滞尺神经和肌皮神经.用0.25%左旋布比卡因,肌皮神经阻滞8 ml,尺神经或桡神经阻滞32 ml.注药后30 min评估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Ⅰ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肌皮、尺和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相似,正中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均较低,但Ⅰ组桡神经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桡神经加肌皮神经阻滞较尺神经加肌皮神经阻滞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上肢感觉阻滞.  相似文献   
52.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常导致病死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现就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病率、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体外乙醇对斑马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绿色荧光蛋白特异性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胚胎120颗.随机均分为1%乙醇处理组(A组)、1.5%乙醇处理组(B组)、1.75%乙醇处理组(C组)及对照组(D组).于胚胎受精后4.3 h~3 d给予一定体积浓度比的无水乙醇处理.制备胎儿酒精综合征模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表达的情况,并用反转录PCR方法观察乙醇处理后VEGFR2的表达.结果 与D组比较,A、B、C组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3 d,荧光强度和VEGFR2表达随乙醇浓度增高而减弱,表达下降.结论 斑马鱼胚胎受精后3 d,VEGFR2基因表达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55.
目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气道管理较为复杂,本研究拟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式。方法随机选择OSAHS患儿160例分两组,手术方式为双侧扁桃体切除加腺样体吸割。静脉麻醉诱导后当BIS监测达50%时,A组,声门外1%地卡因喷雾,充分弥漫后静注维库溴胺0.1mg/kg;B组,静注维库溴胺0.1mg/kg。气管插管评分后,麻醉医师插入喉镜,完成气管插管。另外分别在基础值(T1),插管后2min(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BP、MAP、HR)和BIS值,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手术结束到苏醒时间(唤之能醒,睫毛反射)。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两组患儿气管插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明显缩短麻醉诱导到插管时间。麻醉诱导后B组2min HR较基础值有显著增快。麻醉诱导后2min RPP较基础值有显著增高。其余各时段与基础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没有发生心率降低和低血压。结论麻醉诱导辅以局麻浸润插管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插管条件,并且血流动力学反应平稳,应激反应小,缩短了麻醉诱导时间,减少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0.2%~2%。常见于免疫抑制的患者,但在非免疫抑制的患者中也有发生,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9例免疫功能正常的颅内淋巴瘤的M R I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48~62岁,平均5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损害的症状。1.2方法M R I检查采用PH IL IPS0.5T 5NT超导型磁共振仪,采用SE序列扫描横轴位,矢状位T 1W I,FSE序列扫描T 2W I,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G d-DTPA 0.1 mm o l/kg体重。2结果9例中单发病灶者8例,另1例可见2处病灶,其中顶叶2例,胼胝体3例,基底节区1例。M R I平扫时病灶呈等或稍长T 1、长T 2信号,周围伴有不规则的水肿,水肿较不明显,增强后病灶呈明显的团块状强化。见图1。图1 A、B示左侧颞顶叶见稍长T 1、T 2信号,周围伴有不规则的水肿;C、D、E示增强后病灶呈明显的团块状强化。3讨论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免疫系统正常者发病高峰为50~60岁[1]。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是一种...  相似文献   
57.
我院采用颈动脉给药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80例 ,现将其疗效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入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且全部病例经CT扫描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②入选病例为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所致脑梗死 ;③入选病例为第一次发病 ,且在发病 6小时内就诊用药。1 2 病例淘汰标准  ①未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波动在 1 80 /1 2 0mmHg以上者 ;②严重的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 ,较重的糖尿病和明显肺部感染者 ;③近半年内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肠出血 ;近 6周…  相似文献   
58.
微柱凝胶法检测O型孕妇产前血型抗体效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伟 《天津医药》2005,33(9):609-610
孕妇和胎儿血型不合常引起新生儿自限性同种免疫性溶血即新生儿溶血病(HUN)。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笔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对224例O型孕妇进行产前ABO、Rh血型抗体效价的血清学检测,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产前诊断HDN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王英伟 《中国保健》2008,16(3):123-124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磁共振成像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无创伤,是诊断半月板损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收集我院50例半月板损伤的MRI检查病例,对其检查技术、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不同降压药物复合摔制性降压用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硝普钠降压;B组为硝普钠加地尔硫[艹卓];C组为硝普钠加拉贝洛尔。在全身麻醉下FESS开始前控制性降压。持续监测并记录降胜期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EF)。采集动静脉血测定血精和乳酸。计算出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动静脉血糖差[D(v~a)BG]、葡萄糖摄取率(BGER)和动-静脉乳酸差[L(v~a)]、乳酸生成率(LPR)。结果:B、C组病例控制性降压期间硝普钠用量明显减少(P〈0.05),心血管功能稳定,对机体代谢影响小,麻醉效果完善,凡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恢复满意。结论:硝普钠联合应用地尔硫[艹卓]或拉贝洛尔是较为理想的控制性降压麻醉方法,可产生满意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