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药物滥用者在自我知觉方面的特点.及其自我和谐程度.并试图对戒除药物依赖进行心理学方法上的探讨。研究中采用了两份问卷,即“自我描述”问卷(150个项目)和“自我和谐量表”(33个项目.3个分量表)。前者是从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中抽取的无偏样本.用以测量自我知觉的维度;后者用于测量自我和谐程度及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2.
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对农村老年保健的需求调查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讲座对农村老年保健的需求和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2008年6月-2009年6月参加我中心系列社区健康讲座的256名农村老年人。结果:88.2%和84.9%的调查对象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运动保健,83.3%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很有必要,72.4%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内容通俗、易懂。结论:有效的社区健康讲座达到了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社区老年村民和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伤残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 调查豫北地区无偿献血者ABO、Rh抗原分布状况,便于解决临床用血供需平衡。方法 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247 658名无偿献血人群ABO、Rh抗原表型及其基因频率,计算单倍型频率和预期值,观察ABO表型观察值与预期值、Rh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结果 无偿献血人群中ABO表型特征O>B>A>AB,基因频率r>q>p,期望值和观察值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定律;Rh(D)阴性占0.13%,多表现为ccdee和Ccdee表型,单倍型频率cde最高,男性和女性之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O血型抗原分布和Rh表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结论 豫北地区ABO血型与Rh血型分布符合群体遗传学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对合理制定采供血计划、招募无偿献血者、血液储备和建立稀有血型库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结构模型.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项目,编制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量表,并对855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由七个因素构成:融洽顺心、事业亲情、家庭幸福、自我实现、自信乐观、子女成长以及社会安定.信度检验结果α系数在0.82-0.93之间.所有项目的鉴别度均在0.30-0.70之间.结论: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用于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着许多压力,但他们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往往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国外的应对方式问卷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人群;而国内的应对方式量表是在精神病人以外的人群中建立的,是否适合精神病人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应对方式结构是否相同,如存在差异,则应另编制适合患者的问卷.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收集了91个应对方式项目.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模拟测查,根据反馈意见修改部分项目并补充了1个项目.经专家评阅后修改编辑成92个项目的应对方式问卷初稿.分别在符合入选条件的315名正常人和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测试.患者的入选条件①≥16岁;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③住院接受药物治疗1个月或以上;④临床总体印象评定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有病"或更轻,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注意障碍"项目得分不超过3分;⑤能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问卷并知情同意.正常组入选条件①≥16岁;②无精神病史;③能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问卷并知情同意.对测试结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结构.经过因子分析删除了共通性或载荷量低的项目,两组总共保留了73个项目.根据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及合并有关项目,编辑成65个项目的应对方式问卷修改稿.而后在符合同样入选条件的另外287名正常人和2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进行验证,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确定各自的应对方式结构.同时收集患者的病程、诊断亚型资料,并由3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精神科医师对其中205名患者进行了PANSS评定,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应对方式因子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的应对方式包括"问题解决指向"、"回避"、"认知调整"、"情绪调节"、"寻找专业支持"和"否认"6个因子;而患者组只有前四个因子,后两个因子的相应项目分散到这四个因子中,没有形成独立的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因子结构均无明显的影响.模型比较的结果说明4因子结构对分裂症患者优于6因子结构.偏执型患者"回避"因子分高于未分型患者;偏执型及未分型患者的"问题解决"和"认知调整"因子分高于其他患者.总病程与"情绪调节"因子分呈正相关;PANSS阳性症状分与"回避"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结构与正常人不同,患者的应对方式缺乏必要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特点的应对方式问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和胰岛素对病人血糖、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92例病人,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建立静脉通路后,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毕、术后1d、术后3d时血糖、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糖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术后1d、术后3d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LVEF、CK-MB、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术后1d、术后3d时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肾损伤、心房颤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中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胰岛素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围术期血糖水平,缓解心功能及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的疗效、脑损伤、早期肾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二尖瓣置换术病人60例,采用系统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后恢复情况;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4h、48 h、72 h的脑损伤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肾功能、炎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4 h两组病人S-100β及NSE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48 h、72 h两组病人S-100β及NSE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S-100β及NSE表达水平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48 h、72 h两组病人NAG及NGAL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NAG及NGAL表达水平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48h、72 h两组病人血清IL-6、hs-CRP、TNF-α、ET-1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病人血清IL-6、hs-CRP、TNF-α、ET-1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可有效改善病人的IL-6、hs-CRP、TNF-α及ET-1水平,对病人脑功能及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8.
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监测手段多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为主,而这些手段无法迅速有效地诊断、监测sTBI病理生理过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无创、实时地测量大脑大动脉的血流状态,获得脑血流动力学信息,通过分析脑血流速度及方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远端血管阻力变化来监测脑血管狭窄、痉挛程度并评估颅内压、识别脑死亡。本文围绕TCD在sTBI救治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犬一侧颈外静脉,对半剪成两段后分别吻合在双侧股动脉上,其中一侧静脉移植物在移植前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实验组),另一侧为单纯的静脉移植(对照组)。术后2周、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内膜面积,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静脉移植物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周、4周内膜厚度和内膜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周、4周的PCNA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扫描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静脉移植物内皮层破坏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0IU/kg每12h皮下注射.比较患儿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及TT时间均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APTT、PT及TT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升高(P<0.05),且试验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提高脓毒症患儿多余的临床治疗疗效,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