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 对拉萨市天然石材进行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了解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范围及使用限制。方法 对拉萨市各天然石材矿区进行辐射监测和调查取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内、外照射指数,并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拉萨市天然石材样品中40K、226Ra、232Th和238U比活度均值分别为912、59.0、77.1和64.4 Bq/kg,样品内、外照射指数均<1。结论 本次调查的拉萨市产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及A类装饰装修材料。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大鼠尿液中游离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T)和大豆苷元(daidzein,DD)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获得其口服后大鼠尿液排泄动力学参数,为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大鼠单次灌胃给予GT和DD混悬液(15.0 mg/k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段收集尿液,尿液经冷冻干燥后,加1.0 m L甲醇溶解提取目标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游离GT和大DD的浓度,采用Krom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法(HPLC-UV)方法专属性强,在0.5~10.0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良好的精密度及较高的准确度。尿液排泄动力学曲线图上第4.5 h和13.5 h别显示小肠和肝肠循环2个吸收峰,游离GT和DD清除半衰期分别为(7.5±0.59)h和(8.5±1.2)h,72 h尿液累积量分别为(45.2±7.2)μg和(56.1±12.2)μ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大豆异黄酮类制剂的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实验室数据指标的特点以便尽早诊断该疾病。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8年间确诊的57例MM患者的相关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有48例(84.21%)血红蛋白水平减低,平均值为87.48±21.31g/L;38例(66.67%)球蛋白水平增高,平均值为62.56±23.68g/L;14例尿素氮水平(24.56%)增高,平均值为14.71±5.28mmol/L;24例(42.11%)肌酐水平增高,平均值为270.26±68.81μmol/L;50例(87.72%)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平均值为10.10±2.41mg/L;10例(17.54%)血钙水平增高,平均值为2.82±0.13mmol/L;22例(38.60%)尿隐血为阳性;30例(52.63%)尿蛋白阳性。57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M蛋白”。各类型“M蛋白”占比为:IgA-κ型占7.02%、IgA-λ型占15.79%、IgD-λ型占10.53%、IgG-κ型占28.07%、IgG-λ型占17.54%、Kappa轻链型占14.04%、Lambda型占5.26%、非分泌型占1.75%。结论由于MM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各类相关数据结合分析,对诊断MM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4.
弓形虫种株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弓形虫RH株、BH株、PP株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结果单一及复合引物均能扩增产生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的带型和强度均有不同。根据Net’s相似系数对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遗传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用不同的引物扩增,虫株间表现出不同的相似性。结论表明3株弓形虫基因组DNA经RAPD反应产生的多态性能够应用于弓形虫种、株的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nteracting protein, PTPIP)51对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the 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 MAMs)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应用免疫-PCR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控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用链亲素将生物素化的二抗和生物素化的 DNA偶联起来 ,通过PCR扩增标记 DNA检测固定的抗原 ,建立了弓形虫循环抗原免疫— PCR检测技术 ,用该技术和 EL ISA法平行检测系列稀释的弓形虫的感染鼠阳性血清中的 CAg以及实验感染鼠血清中 CAg的动态变化 ,对比研究二者之间的敏感性。结果 免疫—PCR法检测弓形虫 CAg吴阳性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 1∶ 10 0 0 ,EL ISA法检测弓形虫 CAg呈阳性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 1∶ 5 ,免疫— PCR最早在鼠感染弓形虫后第 3天测到 CAg,EL ISA最早在鼠感染弓形虫后第 5天测到 CAg。结论 免疫— PCR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弓形虫 CAg检测方法 ,敏感性较 EL ISA法提高了 2 0 0倍 ,免疫— PCR检出阳性结果时间早 ,为弓形虫病早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全科医学生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2017级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对照组,2018级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人文医学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通过医学人文素养评分、满意度评分、专业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医学人文素养评分、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分、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专业理论成绩与专业技能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为全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全血硒(Se)含量及其相关酶谷甘胱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规律及与MOF发生的相关情况。方法:建立严重创伤家兔模(ISS=22分),检测伤后12小时、36小时、60小时、6天、9天、14天、21天全血Se含量、GPx活性、血清UDA含量。结果:伤后5天血Se含量1.48ug/ml-0.54ug/ml,较正常组2.65ug/ml-0.64ug /ml明显下降(P<0.001),伤后7天-14天为1.98±0.23ug/ml仍明显低于正常(P<0.01),3周迭2.21ug/ml-0.361ug/ml呈恢复趋势(P>0.05)。伤后12小时-7天血GPx活性2.52U/ul.min-0.59U/ul.min较正常3.58U/ul.min-0.89U/ul.min下降非常显著(P<0.001);7天后趋于正常3.26-0.44(P>0.05)。伤后3天血清MDA始升高,6天达高峰4.59nmol/ml-0.38nmol/ml,较正常的2.05-0.28升高非常显著(P<0.001),9天后维持于2.52nmol/ml-0.68nmol/ml。严重创伤组家兔有7只死亡(死亡率35%),病理学检查符合MOF表现。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血Se及其相关酶活性急性显著降低,相应的氧化应激产物量增高,提示这种急性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继发多器官衰竭(MOF)和高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筛查出LA患者188例,非LA 142例。入院后采集病史,测量血压,化验血糖、血脂,行心电图、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睡眠呼吸监测等检查,通过头颅MRI检查,分析脑白质损害程度,并进行分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白质病变及程度与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因素呈正相关,与冠心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控制危险因素,有利于阻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0.
正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可通过食物、饮用水、空气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进入人体,过量摄入,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氟中毒症状,引起机体各个系统功能损伤,最常见于牙釉质氟沉积及骨关节病变,当氟化物通过血-脑屏障蓄积于脑组织则会引起大脑损伤、智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衰退等认知功能障碍。虽然氟中毒机制尚未明确,但氧化应激学说受较多关注。研究发现氟在体内蓄积,直接干扰氧,导致自由基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机体认知功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