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锌原卟啉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对1059例血液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ZPP临床观察,并按不同疾病组比较,算出每组平均值及方差,最后用统计学t值检验处理,计算求出p值,找出相关性.结果 发现缺铁性贫血ZPp值最高,MDS、白血病次之,再障(AA)、其他贫血再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恶性肿瘤降低,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疾病组,相互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各类型间,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经统计学处理,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病程中,随着疾病的进展ZPP呈线性关系;良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与正常对照结果相似,p>0.05.结论 锌原卟啉(ZPP)测定,对白血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对白血病治疗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带蒂皮瓣移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07年6月,收治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75岁。车祸伤8例,压砸伤2例,坠落伤、机器伤各1例。根据Gustilo分型:Ⅱ型2例,ⅢA型5例,ⅢB型5例。骨折位于胫骨上段2例,中段3例,中下段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5cm&#215;3cm~22cm&#215;10cm,骨外露范围3cm&#215;2cm~6cm&#215;3cm。病程1~12h。入院后以外固定支架或联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重建骨稳定性,采用同侧小腿局部旋转皮(肌)瓣、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皮(肌)瓣切取范围5cm&#215;4cm~18cm&#215;12cm。供区创面采用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例皮瓣创缘部分感染,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缘Ⅱ期愈合;余患者皮瓣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良,无明显臃肿。8例出现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外固定取出后痊愈。1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不愈合,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余患者骨折于术后3~4个月愈合。3例超踝关节外固定患者踝关节活动稍差,踝关节背伸0~10^o,跖屈10~30^o,余患者踝关节背伸10~20^o,跖屈30~50^o。结论带蒂皮瓣移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6例肺包虫病的超声显象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包虫病根据其声象图特征结合病理分为四型。即Ⅰ型(单纯囊型)、Ⅱ型(多子囊型)、Ⅲ型(继发症型)、Ⅳ型(多型型)。超声诊断符合手术病理者21/26例、占92.8%、3例漏诊,1例位于右肺上叶背侧,因受胸椎与肩胛骨影响未显示;1例病变在右肺中叶背侧纵隔面,受胸椎阻挡及肺泡气体影响显示不清:另1例为左肺底,虽经右侧位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用5毫升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对乳腺肿物及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定位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临床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乳腺针吸细胞学不仅对乳腺疾病诊断有重要适用价值,而且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总诊断准确率达95.3%。结论乳腺针吸细胞学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结果准确等优点,各项技术指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是目前任何方法无法取代的,有较高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准确简便的纠aY-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观察50例正常人群,分别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涂片观察;对8例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用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了血小板计数和人工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观察。结果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统计学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群显微镜下血小板大小、形态、分布正常,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成堆。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人工末梢血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相符合。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纠正了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避免了,临床诊断上的麻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重点开发研究结核性淋巴结炎在各期(即前期、早期、中期、晚期、恢复期),各种病理细胞形态特点和结构特征及相关细胞背景为依托,成为结核性淋巴结炎独特的诊断指标.方法 利用小针头针吸细胞病理学新技术、新分型研究观察结核性淋巴结炎不同期与各种抗体,OT和PPD,相互变化关系研究.结果 表明结核性淋巴结炎针吸细胞病理学的分型、分期诊断,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简单快捷、经济实用,可在结核不同病期,不同阶段,都有较敏感、较特异、较准确的可靠诊断指标,从而提高结核性淋巴结炎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结核性淋巴结炎针吸细胞病理分型,无论从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力创国内外最高水准,诊断符合率高达99.3%,且能解决淋巴腺结核微小病变早期诊断问题,是任何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1995年4月至1998年3月我们行鼓膜双孔式穿刺术,并将药物注入鼓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匈牙利EDR—750BX线机点片电路1例故障检修解放军第206医院放射科任尚学,王永才1故障现象:当进行点片摄影时,点片框架则不定时的出现颤抖,并产生白片。2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从原理分析得知,点片框架工作是由马达IP1,脱扣线圈IL2,IP1的...  相似文献   
2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各项检测指标与分期变化关系的研究王永才,姜凤,高霞,卢艳青,耿建芳,谢红,房桂荣本组应用13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指标,对我院341例(525例次)DIC患者及200例正常人进行检查,并对DIC分期进行研究,报告如下。材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