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中医学将之归于"外感咳嗽",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以宣肺解表、疏风散邪为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要,培土生金、消食化痰为辅,清心泻火、火降金平为佐,补肺健脾、益气固表为本,本文旨在探讨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正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见于秋冬季节,来势急,合并症多,易转为重症。近年来,笔者运用消食口服液合北条参煎剂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0.81±0.09)岁;平均病程(1.2±0.3)d。对照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现状,为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从湖南省选取247名肿瘤科护士,并采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rommelt Attitudes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 Form B,FATCOD-...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49例初治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诊断分型,按IPSS进行分组,观察骨髓形态学改变,包括病态造血累及系别以及常见病态造血特征,COX多因素分析骨髓发育异常与无白血病生存期(LFS)与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35(9~82)个月,随访期间66例患者死亡,34例患者转急性白血病.单因素分析骨髓发育异常累及系别与预后的关系,仅有粒红巨三系发育异常为LFS及OS预后不良因素.对诸多的病态造血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粒系核质发育失衡、假pelger核、红系核碎裂、多核红,以及小巨核、单圆核、多圆核均为LFS预后不良因素,而假Pelger核、多核红、小巨核、单圆核均为OS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粒红巨三系同时存在发育异常,以及多核红细胞、小巨核均为L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假pelger核为OS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骨髓三系发育异常、假Pelger-Huer异常、小巨核细胞、多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对于早期预测MDS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5.
李军  张召雷  王晓敏  刘立轩  冷晓红 《中草药》2022,53(24):7871-7879
目的 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DNA条形码分子检测技术对黄芪及混伪品种子进行鉴定。方法 收集黄芪及混伪品种子、市售黄芪种子样品共58份,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游标卡尺进行种子外观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录,测定千粒重;提取单粒种子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ITS2及psbA-trnH序列。使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kimura二参数(kimura two-parameter,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进行物种鉴定分析。结果 黄芪及混伪品种子在颜色、形状、长、宽、厚度及千粒重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ITS2的测序成功率为100%,黄芪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ITS2序列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将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var. mongholicus聚为独立一支,并将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锦鸡儿Caragana sinica、蜀葵Althaea rosea及黄芪属其他物种分开,可进行黄芪及其混伪品种子的鉴定。基于外观形态和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发现12份市售黄芪种子中有1份为斜茎黄芪。结论 基于种子形态鉴定和ITS2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定黄芪及混伪品种子,为规范黄芪种源及种植生产,进而保障黄芪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把93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可取的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7.
赫赛汀是一个新型的生物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新药,其有效成分是曲妥珠单抗,是一个重组的人源性抗P185Her2的单克隆抗体。化疗联合赫赛汀靶向治疗证明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使预后很差的HER2(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8.
本文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试验在诊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的临床意义。90例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浓度,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乙肝六项,甲肝及丙肝抗体、溶血相关检查、骨髓涂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常规检查。实验组:28例拟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阳性对照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9例。阴性对照组:43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3例,缺铁性贫血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试验。结果28例拟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1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阳性率为46.43%,抗体结合类型以IgG型最多见,I舭型较少。19例阳性对照组中仅2例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试验阳性,阳性率为10.53%。43例阴性对照组中1例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阳性率为2.33%。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型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试验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而且为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9.
腹壁浅动脉皮瓣是应用于乳房再造和头颈、四肢缺损修复的一种较新型皮瓣,其面积充足,供区创伤小、疤痕隐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就该皮瓣的应用解剖、设计和切取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0.
多发性骨髓瘤(MM)系浆细胞恶性肿瘤,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并能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大量克隆性浆细胞的增生和积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或其片段,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和(或)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