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科于1998年10月应用经导管修补术成功地救治了1例大型房间隔缺损者(房缺口直径32mm)。现对该病例治疗护理作一总结。1病例介绍患者女.4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双下肢浮肿3月余而收入院。入院时体温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房颤.心率96/min。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直径32mm),在房、右房、右室增大。经导管行房缺修补术,术中经过顺利,患者无特殊不适。2术前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2)纠正心衰,控制心室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2.
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对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8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6.8个月,5年生存率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现症状的时间、肿瘤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原发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原发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应加强普查和早诊的意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伴皮质及脑膜强化低渗性脑病的病史、临床特征、病理机制、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例伴皮质及脑膜强化的低渗性脑病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鉴别诊断和疗效。结果 2例患者均存在诱发低钠血症的病史,以意识内容改变起病,随后抽搐、昏迷。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磁共振均存在皮质及相邻脑膜强化。激素治疗后,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临床以意识改变起病,随后抽搐、意识水平改变,影像学出现皮质及脑膜强化的患者,应排除低渗性脑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以来本院收治1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采用等同中医治疗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颈椎病护理方案,观察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护配合小针刀特定的中医护理。结果: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辨证施护配合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T4b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联合脏器切除治疗的96例T4bN0-3bM0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2例(12.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4例,腹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全组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组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42.1%和23.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淋巴结分期及胰腺侵犯与TAb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有关(均P〈O.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分期和病理类型是本组‘I曲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淋巴结分期为pN0或pN,的高分化T4bM。期胃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6.
感染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也是重症病房主要死亡的原因。因此感染性休克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焦点和难点。临床工作中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Serum albumin Alb)降低,作者试图用二者之间的差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及病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4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人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一个肿瘤中心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68例40岁以下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影响患者生存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中,病理根治术(R0)130例(77.4%),镜下切端阳性(R1)12例(7.1%),大体标本切端阳性(R2)26例(15.5%)。低位前切除术57例,Miles术89例,单纯行乙状结肠造瘘术22例;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期间发生肝转移10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1例。81例患者于术后87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7.0±3.8)个月。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3%及37.0%。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式、肿瘤根治度、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肿瘤根治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术式、肿瘤的根治度、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其中独立影响因素仅有肿瘤的根治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构建一个应用于大容量Fab段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表达载体。方法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表面呈现噬菌粒载体pDF上的BssHⅡ酶切位点改为BglⅡ酶切位点,然后分别在抗体轻链和重链位置插入自杀基因SacB,构建含自杀基因的噬菌粒载体pDF-D-SacB;利用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基因为模板,PCR扩增重链和轻链基因片段。将PCR扩增的轻链基因和重链基因分别插入载体pDF-D-SacB内,利用电转化的方法将其转入Trans1-Blue大肠杆菌,构建2个初级质粒,再利用初级质粒超感染BSl365菌,使其轻链与重链发生重组,获得重组质粒,进一步获得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噬菌体。之后利用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Trans1-Blue进行扩增,得到大量抗乙肝表面抗原的噬菌体抗体。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所获得的抗体。结果通过向pDF重轻链区域插入SacB基因,改造抗体基因克隆位点,构建了pDF-D-SacB载体;经检测,pDF-D-SacB可以表达具有功能的Fab噬菌体抗体,可以在分泌Cre蛋白酶的细菌胞内发生预期的Cre-Loxp介导的定点重组。结论所获得的含自杀基因的噬菌粒载体pDF-D-SacB适用于构建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按男女、城乡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对63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2 500份问卷的调查及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341份,PSQI平均得分为(7.24±3.25)分,睡眠障碍者1 173人,占50.11%.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身体状况、睡前思考、患病情况、地理位置等因素差异显著(P<0.01 或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差,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密切予以关注,尽量避免其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0.
为保证母婴安全,尽快结束分娩,行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但术后部分产妇出现了腹胀明显、肛门排气延迟等症状,对消化道功能恢复、泌乳时间、消化道舒适度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探索腹胀高发人群、进行术后妥善的消化道管理、促进消化道功能尽快恢复是产科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实验组综合应用早期临床干预措施、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功能训练,杜绝了腹胀、肛门排气延迟发生,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