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磷脂酶家族中由4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丝氨酸脂酶,绝大多数是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循环中的Lp-PLA2主要通过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少部分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合[1].最近有研究显示Lp-PLA2对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2].但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目前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活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2.
63.
重组人IL-2及IFN—γ对感染弓形虫妊娠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IL-2及IFN-γ对感染弓形虫孕鼠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取BALB/c孕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IL-2组及IFN-γ组。于妊娠第8天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00个弓形虫速殖子,并于妊娠第7、8、9天IL-2组每只孕鼠腹腔注射1000UIL-2,IFN-γ组每只孕鼠腹腔注射1000UIFN-γ。其余两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妊娠第10、12、14、16、18天取妊娠鼠尾静脉抗凝血100μl,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及CD8+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小鼠CD4+T细胞水平在妊娠第10、12、14、16、18天均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在妊娠第10、12天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但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CD4+T细胞在妊娠第10、12、14天显著升高,CD8+T细胞在妊娠第10、12天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在妊娠第10、12、14天明显升高。而在妊娠第16、18天,CD4+、CD8+及CD4+/CD8+T细胞水平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弓形虫攻击孕鼠后,免疫调节失衡,机体抗抵力下降,而重组人IL-2及IFN-γ可以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母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2017年“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监测网内CRE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MIC法,结果判断参照2017年版CLSI M100-S27标准。结果 10405株CRE菌株中,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分别为56.3%、12.8%、10.2%;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为呼吸道标本(占60.1%)和重症监护室(占27.2%);全省CRE的平均检出率为8.4%,其中徐州地区高达16.8%,泰州仅为3.9%。CRE菌株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阿米卡星的耐药率(40.4%)低于5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5.1%~96.8%;儿童分离菌株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成人分离株,但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却略高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分布呈现地区和院内不同病区的差异性,如重症监护室相对集中,故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其在医院中的播散。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1A抑癌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RASSF1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为45.0%(27/60),高于癌旁组织1.7%(1/60)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0/20),P均〈0.01;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发生、进展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丹参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激活后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释放和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丹参提取液处理100 ng/ml LPS激活的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观察培养上清液中HMGB1水平和细胞HMGB1 mRNA表达的变化,并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的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丹参提取液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和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血清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细胞HMGB1 mRNA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 丹参提取液明显抑制LPS激活后的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并提高存活率.结论: 丹参有抑制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激活后巨噬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观察大黄素对脂多糖激活后巨噬细胞株RAW264.7 HMGB1释放、HMGB1 mRNA表达和HMGB1核浆转移的作用,以及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大黄素明显抑制脂多糖激活后巨噬细胞HMGB1的基因表达、核浆转移和胞外释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消HMGB1水平并提高存活率.结论 大黄素具有抑制HMGB1胞外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68.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但在理论学习和临床运用中时常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有名无实的传统理论学说.依据经典,结合临床,与单纯运用四诊对比,同时间医学相比较,运气学说仍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仍有诸多学习的难点,仍有重新研究认识的必要.深入思考研究运气学说对于中医的发展及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认识可能会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对10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支原体阳性493例,感染率51.9%。其中单独Uu阳性356例(37.5%),Uu+Mh阳性105例(11.1%),单独Mh阳性32例(3.4%)。男性患Uu感染率22.6%,女性患者Uu感染率4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表明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抗菌药物。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是Uu,其次为Uu+Mh合并感染;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经验性用药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平衡膳食、各理营养对儿童营养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营养状态与儿童智能行为的关系。方法将52名4~5岁集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制订食谱进一步完善、合理添加含锌、含铁食物量。保教并进,观测指标为营养评价、绘人试验、血红蛋白、位置记忆、图彤排列及观察表述.将结果作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统计学显示两组在上述各项观察指标上的差别均有显意义。结论营养是儿童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儿童平衡膳食、合理添加含锌、铁食物量.不仅有利于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还与儿童智能行为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