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非同步运动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依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中、重三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量并计算右心室参数,右心室结构参数包括右室横径/左室横径(RVTD/LVTD)、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面积(RVESA);功能参数包括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Tei指数;右心室应变参数包括右室不同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应变峰值(PST)的最大差值(Max-ΔPST)、应变达峰时间(T_(Q-S))的最大差值(Max-ΔT_(Q-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Max-ΔT_(Q-S)和Max-ΔPST明显增大(P<0.01).Max-ΔT_(Q-S)与PASP及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均有高度相关性(P<0.01).Max-ΔPST与PASP及Tei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右室非同步运动,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即有明显改变,且与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应变成像技术测量右室非同步参数可用于早期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2.
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孕妇32岁,孕25周,孕1产0,既往体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左心室内径小,约8 mm.左心室壁明显增厚,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三尖瓣清楚,启闭运动均见.  相似文献   
93.
病例孕妇26岁,孕2产0,现妊娠32周.产科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异常,早孕期间无特殊反应,夫妇双方无先心病家族史、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史.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正常,右室明显增大,左室明显狭小.  相似文献   
94.
孕妇,31岁,孕1产0,孕27周,既往体健,无遗传性疾病史。因外院诊断胎儿心脏单心室来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超声检查示内脏/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心尖指向左前,十字交叉结构存在,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链接一致,二、三尖瓣清晰,启闭运动均可见。室间隔可见宽约9.1mm回声连续中断(图1)。  相似文献   
95.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巨大憩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男,32岁,间断胸痛4个月,心悸4d入院。ECG: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可见Q波;Ⅰ、Ⅲ、avF、V3-6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左心扩大,左室形态不规则,呈哑铃形,左室心尖部探及巨大瘤体向外凸出(图1),大小约83mm×76mm×50mm,瘤体壁最薄处约4mm,壁运动幅度弱,  相似文献   
96.
正常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正常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龄20~40周300例正常胎儿的四腔室内径和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胎儿心脏内径的大小与胎龄呈正相关,右心系统占优势。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胎龄的增加而升高,左室低于右室;房室瓣口呈双峰型频谱,E峰小于A峰,而主、肺动脉瓣口呈单峰型频谱伴峰值前移,主动脉瓣口血流高于肺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存活心肌无创成像在血运重建治疗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临床上存活心肌是指细胞结构完整、代谢功能正常的心肌细胞,心肌的存活性表现为心肌具有收缩储备和心肌组织灌注完整两个方面。“罪犯”血管供血区存在一定量的存活心肌是再血管化治疗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因此识别和尽量挽救可逆性缺血心肌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本篇综述主要基于早期检测和评价的存活心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存活心肌的定义及意义、评估方法、有关存活心肌在再血管化治疗中作用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存活心肌在再血管化治疗中作用的认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8.
<正>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间断胸闷、气短30余年,加重2 d”于2022年9月30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患者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30余年。就诊时体格检查:体温35.5℃,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9/75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5次/min,律绝对不齐,S1强弱不等,S2正常,未闻及第三心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期血流流场变化规律及机制,探讨能量效率(EE)在评价左心室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5例非梗阻性HCM患者(HCM组)、24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H-LVH组)及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VFM技术获取各组等容收缩期及射血期平均能量损耗(IVC-EL、Ej-EL)、能量效率(IVC-EE、Ej-EE)、循环值(IVC-cir、Ej-cir)及涡旋面积(IVC-vor-area、Ej-vor-area),并分析各组左心室涡流运动模式;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间隔纵向应变(IVS-LS)及后侧壁纵向应变(PLW-LS);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j-EE的独立相关因素;分析Ej-EE与GLS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及H-LVH组GLS均减低,IVC-EL、Ej-EL、Ej-EE、SW均增加,HCM组IVC-vor-area、Ej-vor-area、IVS-LS均减低,HCM组IVC-EE及H-LVH组IVC-cir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