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血压病颈动脉壁结构改变及其与动脉扩张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观察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结构改变及其与动脉扩张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较43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5例健康志愿者颈动脉内膜中层校正背向散射积分(CIBS)、IBS周期变异(CVIB)、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扩张性(CD)的改变,并分析CIBS、CVIB与CD、IMT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组CIBS、IM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显著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组CIBS与CD显著负相关而与IMT呈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证实CD、IMT依次进入以CIBS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壁内膜中层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高血压病早期即有动脉壁结构改变,且其改变与动脉扩张性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心肌梗死患者背向散射积分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BS)定量评价心肌存活和左心室重构的临床应用。方法 记录18例健康志愿者和36例接受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尖左心室长轴、心尖四腔和两腔观超声背向散射图像,对比观察正常对照组与心肌梗死患者术后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不同室壁节段心肌IBS值及其周期变异幅度(CVIB)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无左心室重构的A组,再灌注后1周内梗死与非梗死节段的IBS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梗死节段的CVIB较正常组明显减低;1个月及3个月时,CVIB随心功能恢复而逐渐改善。发生左心室重构的B组,再灌注后1周内梗死节段的IBS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梗死与非梗死节段的CVIB均显著减低;1个月及3个月时梗死与非梗死节段IBS均逐渐增高,而CVIB仅非梗死节段恢复。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可作为评价心肌活性、预测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恢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Propagation velocity,Vp)的变化以及Vp在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为孕22~38周脐带绕颈的胎儿60例;对照组为孕22~38周无脐带绕颈的正常胎儿60例,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胎儿右心室舒张早期Vp变化.结果:Vp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的Vp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的Vp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随孕周无明显变化.结论: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Vp值低于正常胎儿,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Vp值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与孕周没有相关性;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测得的Vp能够较好的反映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变化,能够为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心室舒张功能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微泡(MB)是一种用于增强组织间对比度的超声造影剂,当特定的生物标志物附着在MB上时,就成了具有靶向成像及靶向治疗的功能化靶向微泡(tMB)。文章将逐一阐述tMB的分类与制备、在超声分子成像领域及疾病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对未来tMB发展方向进行展望。tMB在超声分子成像和治疗中有不同用途和潜力。tMB还需进一步阐明tMB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及肿瘤细胞-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tMB治疗的目的。tMB上配体的多样性使其进入临床的途径变得复杂,为了促进tMB的广泛使用,还需要就生产规范和临床使用标准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5.
许文胜  王岳恒  张宁 《临床荟萃》2004,19(19):1114-1114
P电轴是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我们所指的P电轴为额面P电轴,同QRS波电轴一样,可以采用Ⅰ和Ⅲ导联P波振幅测定。由于P波振幅普遍偏低,传统中很少常规测定P电轴,其应用也因此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心电图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由电脑自动测算P电轴,但其正常范围及意义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统计P电轴正常范围并探讨P电轴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病例男,2岁,主因出生后嘴唇发绀,哭闹加重来诊。超声示心脏位于左侧胸腔。腹部横切面:探及水平肝,未探及脾脏,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侧,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侧,未探及明确房间隔回声,仅于下腔静脉入口处探及少许房间隔残迹,心室右襻,右室扩大,左室狭小;四腔心切面: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室间隔上部回声失落约11 mm,探及共同房室瓣,前共瓣通过腱索系于室间隔右室面(图1);左室长轴切面:探及两根平行血管,主动脉位于右前且较宽,肺动脉位于左后且较窄,两根血管均发自右室,室缺位于肺动脉瓣下,主、肺动脉瓣下均可探及动脉圆锥结构,肺动脉二叶,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胸骨上窝切面:主动脉右弓右降,探及双侧上腔静脉分别引流入心房两侧(图2),可见无名静脉交通,左侧上腔静脉中段似可见肺静脉与之相连接,引流入心房左侧,探及多支肝静脉(图3)。  相似文献   
67.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异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50天。哭闹时口唇发绀入院。超声心动图:腹部横切面:对称肝,胆囊居中略偏右,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均位于脊柱左侧,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的前侧(图1);未探及脾脏回声。心脏大部位于左侧胸腔,心尖指向左前。  相似文献   
68.
研究显示心动周期中心室的扭转运动不仅能增加正常心脏心室收缩的效能,还可能与舒张早期充盈的抽吸作用有关.而异常的扭转模式,有可能揭示病变心肌的病理特性和功能的变化[1].速度向量成像(VVI)是基于斑点追踪原理,应用像素的空间相干及追踪技术研究心肌形变能力的超声新技术.本研究旨在应用VVI初步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正常组:15例健康志愿者,经全面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7~59岁,平均(48.87±11.14)岁. AHCM组: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经临床确诊的AHCM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8~62岁,平均(46.20±13.47)岁.入选标准:左室心尖短轴观收缩期肥厚心肌呈瘤样隆起(见图1),心尖部室壁厚度≥17 mm,回声不均匀,有斑点样回声增强,余节段室壁无增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室壁肥厚的疾病.  相似文献   
69.
<正> 1 临床资料孕妇,24岁,孕28周,因"产前检查胎儿心脏"入院。胎儿超声心动图示: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位置关系正常,四腔心切面可显示,左心室扩大,可见大小约3.5 cm×2.5 cm、1.2 cm×0.5 cm稍高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均匀,几乎充满整个左心室,并累及二尖瓣口,右心室内亦可见大小约1.2cm×0.6 cm、1.1 cm×0.6 cm类似回声。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连接一致,左心房侧探及活瓣甩动。长轴切面见主动脉发自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切面见肺动脉发自右心室。室间  相似文献   
70.
患者,女性,24岁,主因活动后气短1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缘于1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近2个月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扩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为进一步就诊来我院.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85次/min,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前区未触及明显震颤,叩诊心界向右侧扩大,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