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显微神经外科处理方法,以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率、全切率。方法本文回顾了我院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30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了脑AVM的诊断影像学特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适应症、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0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术前19例诊断为AVM并作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30例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术后均予病理检查证实AVM。无死亡率。结论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脑AVM的确诊率不断提高,结合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高级别脑AVM的诊断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2.
例 1 男 ,2 1岁。突然头痛、恶心、呕吐 ,双上肢屈曲样抽搐、项强二横指 ,克氏征阳性。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检查(DSA)示右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的起始部有一约 0 3cm× 0 5cm大小的梭形动脉瘤影。例 2 男 ,33岁。以头痛、恶心、呕吐一个月内反复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项强、腰穿为血性 ,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检查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中部可见 0 4cm× 0 5cm大小动脉瘤影。 2例患者均为翼点入路、术中探查前交通动脉存在无变异 ,通血良好 ,采用阻断A1段主干夹闭梭形动脉瘤两端 ,术后收到…  相似文献   
23.
胫骨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折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胫骨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02例胫骨干骨折采用胫骨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折,术后3~4个月常规取出远端锁钉,由骨折静力固定转变成动力固定。结果 102例胫骨干骨折,101例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1例发生骨不连,经骨折端开槽,自体松质骨植骨后愈合。结论胫骨用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保护了骨折端的局部血液循环,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4.
老年人各类感染死因中肺炎居首位,肺部感染合并左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虽高,但及时诊断、处理困难。因为患者症状大多不明显,多表现为心率增快、精神萎靡或胃肠道症状,尤其当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时,其影像常易混淆或有重叠,大部分都伴有间质性改变,如不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难以治愈,病重者或可导致死亡[1]。本文对老年性肺炎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筛选稀有鮈鲫HAN近交系遗传质量检测标记。方法采用鳞片活体移植和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的遗传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在免疫标记分析中,鳞片同体移植存活率为96.7%以上,野生群体移植存活率为7.4%,而HAN系F22鳞片异体移植的成功率为80%,显著高于野生群体。在生化标记分析中,在HAN系F22中无多态性位点,不同个体的同工酶谱呈现高度一致,在野生群体中有2个多态位点即est2和est3,多态位点的比例为15.56%。结论经过多代近亲交配,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生化标记基因已经纯合,鳞片异体移植存活率达到80%,表明HAN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均一性。选用鳞片的异体移植及酯酶和肌蛋白分别作为免疫和生化标记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进行遗传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唾液酸(Sialic Acid,SA)化学名称N-乙酰神经氨酸(NeuAc)。体内唾液酸已知存在三种形式:糖蛋白结合唾液酸、脂质结合唾液酸和游离唾液酸。所测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TSA)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用我科住院的老年肺炎患者64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及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检测,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一年内在我校隔离检疫的不同来源的39批实验鼠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各类疫病感染的规律,进一步完善隔离检疫系统.方法 依照国家标准GB 14922.2-2011和GB 14922.1-2011进行检测,以细菌鉴定试剂盒法为补充.结果 整体合格率为79.49%,其中来自国外动物检测合格率为100%(7批次来自美国,1批次来自日本);来源为国内共31个批次合格率为74.19%,其中病毒检出率为9.68%,致病菌检出率为25.81%,寄生虫检出率25.81%.结论 国内来源动物背景复杂,质量有待提高.隔离检疫和实验自检室可有效阻止外来实验动物所携带病原微生物对动物设施可能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