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0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以用药频率、常用药对和用药剂量为着眼点,对2015年10月、11月段行武教授治疗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总结,筛选出用药频率较高的15种药物及主要药对,并分析其遣方用药特点,探讨段教授"辨病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临证思维,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反复起水疱、丘疹、结节伴瘙痒30余年来诊。患者自幼下肢皮肤较脆,轻度机械摩擦后易出现水疱,可自愈,愈后起丘疹、结节并伴剧烈瘙痒。患者父亲、哥哥、姐姐均有类似病史,均在幼年发病,进入青春期后逐渐缓解,现已自愈,其侄女有类似病史,由于注意保护,症状较轻,表现不明显(图5)。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外侧,双胫前密集分布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斑块,其间散在分布大小、形态不一的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尼氏征(-),局部可见萎缩性瘢痕、粟丘疹及抓痕(图1、2),双足拇趾及右手拇指可见甲营养不良(图3),…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脑外伤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就诊于本院年龄≥5岁的小儿脑外伤患儿65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el-Meyer肢体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Fugel-Meyer肢体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家长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脑外伤患儿中开展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修复,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有利于减轻患儿家长的负性情绪,使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84.
85.
寻鲁宁  王冲  沈成凤  张爽 《中国肿瘤》2023,32(4):279-286
[目的]分析中国结直肠癌发病趋势,建立并比较预测模型在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lobal Health Data Exchange,GHDx)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数据,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计算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运用R4.1.2软件分别构建ARIMA模型、灰色模型以及XGBoost模型,比较三个模型拟合预测效果,选取最优模型对2020—2025年中国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以6.19%的速度稳步上升(标化发病率APC=3.66%,P<0.001),男性增速(发病率7.08%,标化发病率4.46%)高于女性(发病率4.93%,标化发病率2.50%)。构建的三个模型中,ARIMA(1,1,1)模型拟合预测效果优于GM(1,1)模型和XGBoost模型,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在0.07%~2.26%之间,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P19细胞分化过程中激活型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探讨其神经分化机制。方法用维甲酸(RA)诱导P19细胞分化,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19分化前以及分化后2、4?d时果蝇As c的哺乳动物类似物(Mash 1)、果蝇atonal的哺乳动物类似物(Math 1)、Neurological stem cell leukemia 2(Nscl 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ash 1蛋白的表达。结果Mash 1 mRNA和Nscl 2 mRNA 随分化表达升高,在分化后2?d到达顶峰后下降,Math 1 mRNA在分化后期表达明显。Mash 1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一致。结论P19细胞分化过程中bHLH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相性,为解释神经细胞分化调控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7.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4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作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婴儿先心病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2 0 0 2年4月~2 0 0 4年12月共施行婴儿期先心病外科手术42例,其中男2 7例,女15例。年龄2~12个月,平均( 7 6±1 3 )个月,体重4 1~10 5kg ,平均( 8 3±1 6)kg。非紫绀型先心病3 3例,紫绀型先心病9例。体外循环3 9例,非体外循环3例。结果行根治性手术40例,减状手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7 1%。其余患儿随访2~3 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掌握手术时机,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婴儿先心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应用应变及应变率超声成像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探寻评价心肌存活性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15条健康杂种犬,结扎其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运用应变及应变率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不同状态下前壁、前间隔各节段全心动周期最大应变(εmax)、射血期峰值应变(εet)、收缩后收缩(postsystolic shortening,PSS)应变(εPS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peak sys),计算εPSS/εmax、εPSS/εet.以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结果 作为金标准,将前壁、前间隔各节段分为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心肌.结果 (1)基础状态下存活组与非存活组心肌各指标间以及两组中出现PSS节段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2)再灌注120 min时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心肌εmax、εet、SRpeak sys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1),εPSS /εmax、εPSS /εet及两组中出现PSS节段比例明显升高(P<0.01),εPSS升高(P<0.05).再灌注120 min时存活与非存活组间各指标间以及出现PSS节段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负荷试验前比较,腺苷负荷后存活组心肌εet、SRpeak sys明显升高(P<0.01),εPSS /εet以及出现PSS节段比例降低(P<0.05),εmax、εPSS、εPSS /εmax负荷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存活组心肌各指标及出现PSS节段比例负荷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与基础状态下比较,腺苷负荷后:存活组心肌εmax、εet、SRpeak sys减低(P<0.01),εPSS /εmax、εPSS /εet明显升高(P<0.01),εPSS升高(P<0.05),出现PSS节段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存活组心肌εmax、εet、SRpeak sys明显减低(P<0.01),εPSS /εmax、εPSS /εet以及出现PSS节段比例明显升高(P<0.01),εPSS升高(P<0.05).结论 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能够区别存活与非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89.
<正>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炎症通路被人们发现,并被证实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包括T细胞在内的各种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并促进冠心病的进展。T细胞的活化是由T细胞共刺激(也称协同刺激)和共抑制途径调节的,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所介导的通路,是T细胞众多共抑制调节途径中的一条。研究发现,PD-1/PD-L1通路似乎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PD-1/PD-L1表达水平低或抗PD1/PD-L1治疗均可加速冠心病的炎症过程并加重疾病。同时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PD-1/PD-L1的表达水平可改变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炎症水平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所处的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各种免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T细胞的共刺激与共抑制,同时从表达与信号转导的角度介绍PD-1/PD-L1通路并综述其在冠心病中的角色与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鉴定端粒相关蛋白PinX1与有丝分裂期极光激酶(Aurora A)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进一步研究PinX1调控参与细胞有丝分裂期的具体机制.方法:以pGBKT7-PinX1为诱饵对人HeLa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结果进行测序分析;构建Aurora A原核及真核表达质粒;采用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质体外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