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腹膜由单层间皮细胞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腹膜疾病主要包括肿瘤性病变及炎性病变。腹膜肿瘤性病变可细分为腹膜原发肿瘤及腹膜继发肿瘤。腹膜继发肿瘤的发病率远高于腹膜原发肿瘤。腹膜继发肿瘤包括腹膜癌性转移、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膜淋巴瘤及腹膜肉瘤性转移。对腹膜继发肿瘤的影像(超声、CT、MRI、FDG PET/CT等)表现及其影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有助于影像科医师提高对腹膜继发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衰病人,随机分为MDT组(n=24)和传统治疗组(n=20).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统计2组的手术率,以及手术病人的术...  相似文献   
63.
成伟男  王云华  何斌  王伯尧 《中成药》2012,34(10):1879-188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红花黄色素A、川芎嗪、丹参素、阿魏酸、芍药苷等)在老年性下肢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7d患者的WBC、CRP、D二聚体、肝肾功能等主要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性下肢骨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异常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4.
背景: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髓内钉、三叶草钢板等置入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欠佳,常出现螺钉固定不牢或松动等现象,影响肱骨头血运与肩关节外展功能。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均骨性愈合,根据Neer疗效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治疗后X射线显示所有肱骨近端骨折及肩关节脱位均获得了满意复位。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5.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受范围限制影像学检查缺乏整体观,而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直观、准确显示整体的优势。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与伪影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按5级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 结果与结论:①大于6岁年龄组CT图像质量优于小于6岁年龄组,有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优于无心电门控模式。②23例心外结构异常共41处,三维螺旋CT、超声心动图及二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56%,72.97%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螺旋CT诊断范围较超声心动图广,心外血管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容积再现成像较多平面成像能更准确显示心外结构异常(P < 0.01);最小密度投影成像仅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诊断,表明不同的螺旋CT后三维处理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66.
6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髋部外伤、长期过量使用类固醇激素、动脉疾患、慢性酒精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供血血管老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血流压力下降、血管闭塞所致的股骨头供血不足或缺血性骨坏死性疾病,病变晚期可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很多,但缺乏理想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8.
肺弥漫性疾病175例X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弥漫性疾病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肺弥漫性疾病的X线表现。结果根据X线征象可将本病归纳为①主质病变征象包括腺泡结节、小片影与大片影、蝶翼征及支气管气相;②间质病变征象包括间质结节、网状影、网结影、间隔线及支气管血管束影增粗等;③主间质病变共有征象包括磨玻璃影、弥漫性钙化、多发肿块影和蜂窝肺。同时,对肺弥漫性疾病的分型及诊断步骤进行了探讨。结论常规胸片仍是目前诊断肺部弥漫性疾病的首选和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实行“病人选医生”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职工1167人,开放病床528张,日门诊量1800人次左右,是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起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展了让病人自选满意医生的服务方式改  相似文献   
70.
Berlin等[1]在2004年介绍了OCM入路即德国慕尼黑骨科医院入路(Orthopaedische Chirurgie Munchen approach,OCM)行髋关节置换术式与传统后外侧(Moore)入路相比,OCM入路具有良好的早期康复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入路的短期疗效差异,总结手术技术和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