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随着我国农村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化改革,各地广泛实行了乡镇集中定点接种的新形式。我们朱由镇开展集中定点接种工作3年来,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镇实际,探索出促进乡镇集中定点接种工作开展的4项管理措施,使全镇计划免疫工作在多年名列全市前茅的基础上,又争创了连续3年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为便于同道了解,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立乡镇集中定点接种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02.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梗塞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1994—6~1998—4,运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梗塞10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均经CT或磁共振扫描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男性64例,女性41例;年龄49~73岁,平均61.5岁。对照组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47~75岁,平均62.1岁。两组各项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向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展。HCV基因分型与病情进展和干扰素治疗应答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慢性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HCV的基本分子生物学特性和HC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对荆三棱Scirpus yagara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和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醇(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白藜芦醇(Ⅳ)、白皮杉醇(Ⅴ)、荆三棱素A(Ⅵ)和荆三棱素B(Ⅶ)。结论 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菝葜中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加热回流(水和乙醇溶液)、酶解、渗漉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对菝葜药材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检测菝葜总皂苷的量,计算不同提取方法的转移率.结果 5种提取方法菝葜总皂苷转移率分别为34.22%、86.48%、85.51%、78.68%、38.66%.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对菝葜中总皂苷的转移率影响较大,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所得转移率较高,且简单易行,可作为菝葜总皂苷工艺提取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7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利培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8.6%,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包括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的泌乳、闭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耐受性均好,未出现高泌乳血症相关症状,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时不必要预防应用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108.
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慢性盆腔炎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及越趋年轻化,治疗该类疾病的中药研究也日益增多。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藏茵陈总萜酮的代谢.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与藏茵陈总萜酮在厌氧条件、37℃共温孵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代谢,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处理,HPLC-DAD进行分析检测,HPLC-MS进行代谢产物的定性分析.结果:藏茵陈总萜酮在人肠内细菌调控下生成8个代谢产物,其中2个初步鉴定为龙胆宁碱和芒果苷元.结论:藏茵陈总萜酮可被人肠内细菌进行代谢,为藏茵陈总萜酮口服肠内菌代谢过程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北方地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地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方式对198例CIU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其中的134例进行了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结果:198例CIU患者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58倍。51%的患者年龄在35-55岁。其中有21.2%(42例)患者存在潜在感染性疾病,28.8%(57例)患者患慢性胃病,11.1%(22例)患者有过敏性疾病,7.07%(14例)患者患甲状腺疾病,11.6%(23例)患者有除甲状腺疾病外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4.2%(48例)患者有荨麻疹家族史。34.8%(69例)的患者自觉食用某些食物可使荨麻疹病情诱发或加重,55.1%(109例)的CIU患者自觉病情与环境的冷热刺激有关,10.61%(21例)患者有长期用药史。134例进行ASST,CIU患者中阳性者78例,占58.2%。结论:①北方地区CIU患者以女性发病居多,35-55岁为其发病高峰。②北方地区CIU患者中患感染性疾病、胃病以及有荨麻疹家族史者较多,感染因素、胃病、遗传因素与CIU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③58.2%的北方地区CIU与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