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近年来,有关心力衰竭的治疗有许多新的进展。合理使用这些治疗措施,可使一些所谓的“难治性心衰”获得满意的疗效。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笔谈,邀请了省内外专家、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交流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主要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蛋白分子,用免疫印渍技术以弓形虫患者血清识别弓形虫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结果 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细胞膜抗原和分泌代谢抗原的主要蛋白分子分别为85、52、38ku;48、35、16、14ku和158、95、27、15、13ku及弓形虫患者特异性血清识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分别是32、40和27ku。结论 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间存在各自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和可被特异性记忆抗体识别的免疫反应受体。此对于提高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预防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均系门诊患者,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后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前后各做一次胃镜检查进行对照。65例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26~65岁,平均41岁;病程最长21a,最短8个月,平均5·8a。伴有肠上皮化生9例,腺体不典型增生5例。黑便及呕血者除外。将  相似文献   
14.
抑癌基因p16与肿瘤基因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p1 6基因是继 p53 和 RB基因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抑癌基因。本文就 p1 6基因的结构、功能异常 ,及其相关的肿瘤基因治疗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及药物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管炎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 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为(931.33±254.19)×109/L,与正常对照组(640.67±132.22)×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由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标志明显升高,分别为(38.9±13.4)%比(20.9±8.5)%(22.55±6.00)%比(6.3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在模型组有明显增高,为(215.93±66.04)pmol/L,与正常对照组(128.22±6.46)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上述各指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IVIG)不能降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仅能降低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但阿司匹林和IVIG对血管炎病理改善的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性血管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阿司匹林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血管炎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6.
外阴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及酶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从形态学和功能方面探讨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方法:对各型外阴营养不良的酶组织化学与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外阴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变在真皮层,病变症结在微血管和胶原纤维。真皮内细胞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变、微血管障碍及胶原纤维生成障碍。各型病变的琥珀酸脱氢酶显示较弱,而乳酸脱氢酶相对较强。结论:外阴营养不良病变内氧化水平较低,而醣酵解水平相对较高。该病变可能与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的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国丽  王世阆 《海南医学》2004,15(9):124-125
自 1 8 72年Troussean首次提出癌症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的观点[1 ] ;1 879年Billroth首先发现肿瘤细胞存在于血栓中之后 ,陆续的研究报道表明 ,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有血液的高凝状态或静脉血栓 ;肿瘤的促凝活性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恶性的现象 ,而且是引发癌细胞扩散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26个月,因发现面色苍黄7 月,加重1月,发现皮肤出血点1 周入院。入院前7 月,患儿感冒,家长发现其面色苍黄,呈进行性加重,伴发热,40℃,无畏寒及寒颤,否认皮疹及出血倾向,尿色深黄,否认葡萄酒样小便及血尿。病程中有反复发热,每月2~3次,每次2~3天,均为高热。否认咳嗽、咯血,发热时觉面色苍黄加重,伴尿色加深,仍为黄色,清亮,无鼻衄及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1 周前,患儿双下肢及腹部少许针尖大小出血点,无其他出血倾向,入院当日院外查血常规Hb28g/L、RBC0.55×1012/L、RC2.9%、MCV110.9fl、MCH50.9pg、WBC5.0×109/L、PLT3×109/L…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变化较快、术后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正确及时的诊断和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年-2007年共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市自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美国旅游者)[1]以来 ,至1999年12月底 ,共发现1251例HIV感染者 ,其中包括13例AIDS患者。全市14个县(区、市)均发现HIV感染者 ,已进入艾滋病传播的广泛流行期。本文报告1999年对各类人员的HIV检测结果。1对象和方法按照云南省艾滋病监测和昆明市扩大监测方案 ,开展哨点监测、扩大监测和自愿匿名监测。标本来源于我市14个县(区、市)防疫站监测点和5个哨点监测单位。所有标本由我站用ELISA(荷兰阿克苏试剂盒)或PA(日本1 +2型)法进行初筛 ,实验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